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十六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十六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殘疾人權益保障”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回族自治區委主委戴秀英:
保障好老年殘疾人權益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快速發展,殘疾人的數量會越來越多,每個人最終都可能成為殘疾老人。老年殘疾人的權益保障問題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老年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老年殘疾人的概念界定模糊,社會認知率比較低,老年殘疾人享受協調統一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服務非常困難,我國專業化的殘疾人養老服務嚴重缺位。二是老年殘疾人是特殊的弱勢群體。群體數量多,占殘疾比例大,貧困人口多,政治影響力低。這些問題也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為此提六點建議:一是盡快建立我國基本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行社會保險和志愿補充商業保險相結合模式,建立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承擔的長期護理的保險制度。二是盡快推進落實覆蓋城鄉的困難殘疾老年人和重度殘疾老年人相關保障制度。三是國家要加強對殘疾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制度研究,適當提高殘疾老年人的護理津貼標準。四是積極推進老年殘疾人專業化服務的發展,鼓勵各省市、地區建立專門的老年殘疾人養老的服務機構,制定優惠政策,扶持公辦、民辦養老機構對重度老年殘疾人盡快實行集中托養。五是提高殘疾人養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加強殘疾人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六是加強致殘疾病的防控,加強對殘疾預防工作的頂層設計,明確任務目標和政策措施,特別是對老年人要進行健康和慢性病防治的知識教育,防止和減緩殘疾的發生。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委員會主任陳德展:
殘疾人應平等享受受教育和就業權利
目前政府和社會比較重視殘疾人群體的特殊性,重視經濟方面的幫扶。但是忽視了他們作為社會公民應該享受的平等公民權利,忽視了他們同健全人一樣享受受教育和就業的權利。為此建議:
一、 國家應該從頂層設計角度,加強對殘疾人事業立法,保障殘疾人在教育、就業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公平全面發展。
二、 殘疾人優秀運動員的上學、就業、退役安置等應該參照健全人優秀運動員的政策執行,保障他們享受健全人一樣的待遇。
三、 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殘疾人的受教育水平。首先應下大力氣解決普及殘疾人義務教育的相關問題,包括入學率、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和學習內容。保障殘疾人與健全人享受同等教育。同時,應重視殘疾人的升學和職業教育問題。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從殘疾人教育的現狀和長遠發展,優化特殊教育布局,構建特殊教育三級平臺,從根本上為殘疾人的接受各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縣級特殊教育學校應以目前的聾障教育為主逐步過渡到智障、孤獨癥和多重殘疾等少年學前康復教育;二是地市級特殊教育學校主要負責聽力語言殘疾、視力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三是省級特殊教育學校主要負責高中及以上教育和職業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
增強殘疾人“造血”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殘疾人保障法》公布施行以來,我國殘疾人的就業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老齡化程度加劇,殘疾人就業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是殘疾人就業率偏低,殘疾人家庭負擔沉重。二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未嚴格執行“按比例就業”的規定,大多代之以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三是殘疾人就業,特別是自主創業的補貼缺乏新的頂層設計,補貼力度不夠。四是殘疾職工要求提前退休的呼聲較高。
為此建議:
一、 依法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公示制度、獎懲制度等更為完善更為剛性的制度。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是解決殘疾人就業的戰略性舉措,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切實把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作為殘疾人就業工作的重點,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督查工作。
二、 建立殘疾人就業創業補貼制度,積極鼓勵支持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加大扶持力度,增強殘疾人“造血”功能,實現殘疾人增收致富、體面生活、共享小康。
三、 逐步實施殘疾職工提前退休制度。根據殘疾職工的殘疾類別、殘疾等級、年齡、社保繳納等因素,分類分階段試點,并逐步推廣殘疾職工提前退休制度。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殘疾人 制度 保障 殘疾 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