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完善三種機制 凈化市場空氣

2014年08月27日 10:34 | 作者:何進 |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中國經濟要保持穩定增長,需要新的動力。這種動力就是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效應,在最大限度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合理確定市場邊界和政府邊界,充分發揮市場能力。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需要公平、公開、公正做保障,需要完善并嚴格執行三個方面的機制,促進市場體系的正常運轉。

  完善反市場操縱機制

  發改委反壟斷局近日表示,日立、三菱電機、不二越等12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因操縱產品供應價格,被處12.35億元罰款。其中日立和不二越主動配合調查,被免除處罰。

  有觀點認為,中國針對外資企業反壟斷、反市場操縱,影響外商投資,對中國投資信心產生負面影響。這種觀點忽視一個重要現象,反壟斷、反市場操縱是市場經濟國家的普遍做法,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都不會漠視壟斷、市場操縱行為的存在。

  美國是進行反壟斷比較典型的國家,早在1890年就頒布反壟斷法《謝爾曼法》,禁止壟斷協議和獨占行為,后在1914年頒布《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及《克萊頓法》,對《謝爾曼法》進行補充和完善。美國反壟斷法,明確規定了壟斷行為的存在會受到罰款、監禁、賠償、民事制裁、強制解散、分離等多種懲罰。日本也對壟斷行為“不客氣”,在1947年頒布了《反壟斷法》,后來多次對《反壟斷法》進行修改,規定對壟斷行為進行處理。

  壟斷、市場操縱最大的弊端在于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減少社會福利,降低市場性機會供給,妨礙價格機制對生產要素流向的引導作用。充分競爭是維系市場活力的源泉所在,是調動市場主體創新積極性的動能所在。市場經濟講究公平、公正,任何違反公平、公正的行為都應該受到抑制和打擊。

  中國此次反壟斷、反市場操縱,消除企業在競爭中的不良行為,有利于凈化市場機制運行“空氣”,有利于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對包括所有外資企業在內的企業都是有利的。因此,中國反壟斷、反操縱不會對吸引外資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會進一步增強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中國今后應進一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完善和健全反壟斷法,嚴格執行反壟斷、反市場操縱機制,盡可能地使市場在充分競爭的軌道上運行。

  中國在完善反壟斷、反市場操縱機制方面,可以在合理確定跨境收入征稅和相關稅收管轄權的基礎上,引入國際稅收治理機制,形成一種新的反壟斷、反市場操縱機制舉措。

  完善信用體系運行機制

  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措施、持續擴大改革成效,有針對性地推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措施。其中包括再取消和下放87項“含金量”高的審批事項;減輕企業負擔,再取消19個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等等。

  上述措施的實質就是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讓市場輕松運行,讓市場輕松高效地配置資源。資源配置方式有市場配置和政府配置兩種,市場機制被證明是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政府在處理與市場關系方面,不應過多干預市場,不應削弱市場的公平、公正,應盡量做到少干預市場,充分發揮市場自身作用和功能。事實證明,政府干預市場過多容易滋生腐敗。政府行為的出發點應當是服務市場、服務企業等市場主體。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所決定推出的上述措施,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一次重要行動。

  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另一方面是政府應制定規則,采取措施維系市場信用。因為從信用角度看,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沒有信用的市場經濟不是市場經濟,市場機制得以有效配置資源的前提就是信用的存在,一個沒有信用的市場體系是不能長久的。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看,信用的存在可以減少市場交易費用,提高市場運行績效。市場失敗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其中信用缺失是最可怕的,因為信用缺失動搖了市場經濟的根基。前不久媒體曝光的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是典型的市場信用缺失問題。市場信用體系的完善和健康運行,需要市場主體自發性遵守信用,但更為重要的是政府應大力參與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提倡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范的信用,對違反信用的企業應按照相關法律予以處罰。

編輯:羅韋

01 02

關鍵詞:市場 完善 信用 機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久久α久久免费精 | 夜夜久久国产精品亚州AV |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