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人人快遞”被叫停 市場接受不意味合法合規
近日,“人人快遞”被地方郵政管理部門依法叫停,企業則認為自身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快遞企業。
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人人快遞”遭遇困局,是創新越位,還是制度滯后?一些新業態、新模式,如何滿足傳統行業正常運行的“底線要求”?對互聯網經濟,“市場的手”和“政府的手”各自該如何安放?
是快遞,還是信息服務平臺?
手機下載并打開一款應用,只要快件的起始點和你當天的行程吻合,就可以馬上搶單,順路帶個快件,還能得到送貨報酬。這款名為“人人快遞”的應用,于2013年3月一經推出后,便大受歡迎。截至目前,人人快遞在全國注冊用戶已有700萬人,獲得認證的“自由快遞人”超過100萬人。
“統計發現,在我們平臺上傳遞最多的貨物是鮮花、蛋糕和咖啡等,這些都是傳統快遞業很難做的。”人人快遞開發者創物科技總裁謝勤17日在上海向記者介紹。據介紹,這款軟件從構思到上線,前后花了近5年時間。
不過,謝勤認為,雖然名含“快遞”,但人人快遞并不是快遞公司。“我們自己不做快遞業務,也沒有快遞分撥中心。我們只是為用戶提供發布和接受信息的平臺”,謝勤說,“我們其實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對于大家關心的貨物安全問題,謝勤表示,送貨人(即“自由快遞人”)必須有信用卡作為擔保,一旦拿到貨物,信用卡相關額度就被凍結了。也就是說,送貨人運送貨物的價值,只能在相應額度范圍以內。另外,每件貨物均購有保險。送貨人在送貨前,還要對貨物拍攝不帶包裝的“裸照”,同時回傳給后臺,保證收貨時可以檢驗。同時,由于沒有中間環節,也避免了“暴力分揀”的情況。
在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上,謝勤說,送貨人在人人快遞上查閱信息時,無法看到信息發布者的詳細地址,只有當他接單后,才能看到;當他將貨物送達后,相關信息又自動變得無法查閱。
君合律師事務所雷莉律師認為,從服務內容、流程環節等各個方面看,人人快遞不是快遞企業,而是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平臺,“在整個流程中,平臺本身并不涉及物品的流通和處理,所謂的‘自由快遞人’與平臺之間也不存在勞務或勞動的隸屬關系。”
“上線一年多來,我們只接到過兩起投訴業務。而且在我們協調之下,送貨人也都做了全額賠付。”謝勤說。
“為他人無證經營快遞業務提供條件”的違法行為
不過,市場的接受并不意味著人人快遞的合法合規。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人人快遞 人人快遞被叫停 自由快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