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浦發銀行、國泰君安、綠地集團等滬上國企將上演并購重組大戲

上海:國資重鎮的資本試驗

2014年04月24日 14:36 | 作者:見習記者 勞佳迪 |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分享到: 

  樣本之3

  綠地集團:大象被蛇吞

  就在上海金融國資重組如火如荼時,地產界也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自2013年7月1日起停牌的金豐投資,2014年3月18日復牌,沒有任何懸念地開盤漲停,過不了多久,這只代碼為600606的股票,將會改為“綠地集團”或“綠地控股”。據金豐投資公告,綠地集團欲通過重組金豐投資實現A股整體上市。重組方案顯示,金豐投資擬置出預估值為23億元的資產,換之以綠地集團預估值為655億元的資產。 地產巨鱷綠地的借殼上市由此成就A股迄今為止交易金額最大的一次重組并購案。

  本次交易前,綠地集團控股股東為上海地產集團,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交易完成后,公司股東上海地產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中星集團、上海城投總公司、上海格林蘭持股比例較為接近,均不超過30%,且沒有任何一個能單獨對綠地集團形成控制關系。綠地集團將成為上海市國資系統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業。

  透視

  私募協作的范本

  綠地集團新聞發言人王曉東接受 《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目前借殼還需要監管部門的批準,預計交易還需耗時數月。據記者了解,被公認是“靚女”的綠地,之所以會“情定”知名度一般的金豐投資,背后推手正是上海國資委。

  金豐投資的大股東是上海地產集團,相比讓綠地的境內資產獨立IPO,這種“殼身份”讓政府“很放心”。換言之,這場“姻緣”是以董事長張玉良為首的管理層與上海國資委曠日持久的博弈。

  不過,盡管有非市場化因素的介入,綠地集團的上市也提供了市場化的樣本。據悉,在上海國資委安排借殼上市之前,2013年底,綠地集團吸收了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寧波匯盛聚智、珠海普羅、國投協力等數家具有典型國資改制概念背景私募股權基金加入,以部分股權國退民進的方式嘗試混合所有制的探索。

  投行觀點認為,私募看好綠地是可以借道進入國資,可以利用國資的優勢控制周邊資源,同時也篤信上市后的豐厚回報。而綠地復雜的股權問題則借私募之手剔除上市障礙。

  樣本之4

  五投資公司:合并同類項

  3月11日,市場還有數條關于國有投資企業整合的消息不脛而走:在一周之內,上海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農業投資公司并入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商業投資公司并入百聯集團、上海創業投資公司與上海科技投資公司宣布合并。

  而這種雷厲風行的合并同類項,在國資系統人士眼中并不意外。一位熟悉內情的投資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由于上述5家投資公司的業務架構彼此有重疊,經營發展水平又參差不齊,上海國資委層面早有意愿將之整合到更清晰的框架內。

  據記者了解,在2009年統一劃轉到上海市國資委之前,這5家投資公司原先分屬于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商委等不同委辦監管,組織形態比較松散,歸入國資口后進行了資產梳理,加快了資產處置的力度,此番合并更利于資源整合。

  透視

  部分投資平臺經營困難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五家投資公司中,好幾家都存在政府指令性投資較多的歷史問題,“導致了公司對參股企業控制力不足,歷史上產生過較多的沉淀資金甚至壞賬,有些投資公司經營狀況持續不佳。”

  記者從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拿到的一份信貸風險評估報告顯示,經營水平處中流的上海工業投資公司在2004年前經歷了實業投資與貿易業務規模的高速擴張期,2005年以后主業就開始下滑,依靠證券市場股權投資變現退出的機會回籠大量資金,2008年之后則受到金融危機和證券市場下跌的雙重沖擊,2009年實業投資額僅6074萬元。

  而上海農投近年來的投資成果甚少。2003年,它曾現身于*ST大盈(現更名為丹化科技,600844.SH)第三大股東。但2006年,其所持股份即被賣出。而上海國盛集團是一家專門從事股權經營的國企,但其投資動作相當低調隱蔽,鮮少在媒體面前露臉。已知的是,2009年公司曾募集約10億元大農業發展基金,全資控股上海建材集團,參股商飛集團,橫跨工農兩界。

 

 

編輯:羅韋

01 02

關鍵詞:上海 證券 國資 信托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79国产精品 | 日韩黑人AV全部在线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亚洲日本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一区 |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