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民企需要什么樣的畢業生?
■■任正非之問:盡心還是盡力?
我國有兩家以管理嚴格著稱的世界知名企業。一家是代工之王富士康,一家是創新新貴華為科技。前者,以為蘋果公司等世界一流電子公司做配套為榮,后者,以累計專利申請量近5萬件、升至全球第一為傲。
從人力資源角度看,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是被動管理,每個人都是一個螺絲釘,后者則是主動管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嚴格的工程師文化和內化為精神動力的創新文化,讓華為的體系雖然快速成長,但靈活度依然排在全球前列。
華為科技負責消費者業務的CEO余承東在與新員工座談時,曾用華為科技創始人任正非提出的“用心與用力”之問,來解釋華為的文化。
他回憶說,自己以前做普通研發人員時,干完活就閃人,不會主動去想事情找事情做。后來做主管時,任正非看到他仍然是這種狀態,就把他喊到他的辦公室,就跟他說了兩句話:“盡心與盡力的干部是不一樣的。盡力的人就是你做了,盡心的干部是你能用心去做事情。”
這句話徹底改變了他的態度,也改變了整個團隊的風。十幾年后,余承東已經擔任歐洲區總裁,現在則負責整個公司的消費者業務部門。
余承東說,在華為,每個員工在大學里學什么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條件,重要的是以后堅持什么樣的精神和態度去做工作。當華為整個研發團隊只有20多個人時,任總就跟我們說,我們可以成為中國最大的通信公司。我們當場就笑了,覺得這個想法很不現實。現在,華為從一個很小的公司發展到今天一個大公司,堅持的最基本文化精神并沒有改變過。
民營企業需要員工與企業同心共進,企業也需要創造人才成長的空間。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就有一套“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的理論,為民營企業家廣為傳播和借用。
尹明善將之稱為“用B級人做A級事”。他認為,這種機制,可以讓那些具有豐富的知識、充沛的精力和強烈的進取心,但因工作時間不長而缺少經驗的年輕人激發更大的上進心,發揮他們的潛在能力,而且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特別提出,近幾年,人力成本上升與其他成本上升,成為民營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其實,有遠見的民營企業家都知道,員工是資本,不是成本!如能做到這一點,上千萬民營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即使完全吸納699萬高校畢業生也不困難。
6月28日,應聘者在天津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參賽選手招聘會上查看招聘信息。本次招聘會由天津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承辦,共有53家單位參加,招聘單位為參賽選手們提供的薪酬標準為高職學生月薪不低于5000元、中職學生月薪不低于3000元。這是該中心連續第五年為參賽選手舉辦招聘會。
編輯:羅韋
關鍵詞:招聘 畢業生 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