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2014年四川省政協創新工作模式 助推民族地區振興發展
聚焦生態:“把四川列為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地區”建議直報中央
四川民族地區大多生態脆弱,又是水電等資源密集開發地區,如何破解“資源被拿走,留下污染和生態破壞”、“財富被拿走,留下貧困和民生艱難”等難題,省政協去年組織開展了多次專題調研。
去年初夏,省政協聯合致公黨中央、致公黨四川省委到攀西民族地區開展“水電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聯合調研。委員和專家建議國家加快資源補償政策研究,把四川列為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地區,配套相關扶持措施。通過試點,為全面推行資源有償使用和補償機制打下基礎,為實現我國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同生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探索新路。
致公黨中央將這次調研形成的報告報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通過意見建議,促進四川生態脆弱地區資源開發更加有序。
把單一的資金補償轉變為對口協作補償、逐步讓“輸血”式補償轉變為“造血”式補償、發展特色產業要讓當地百姓參與進來……短短3個月后,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和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阿壩州等民族地區,實地了解當前生態補償機制的現狀和問題,繼續為推動建立國家層面生態補償機制建言獻策。
省委主要領導收到上述相關調研報告后,認為對策建議“頗有見地,所提建議極具建設性”。此外,省政協去年提出構建我省藏區“國家雪山、草原公園”和攀西地區“陽光康養產業”集群等建議,省委、省政府領導要求相關部門在編制三州“十三五”規劃時給予充分論證。
聚焦教育:“民族地區十五年免費教育”成關注熱點
去年初,省政協在提供給駐川全國政協委員的重點提案參考目錄中,建議在民族地區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
這一戰略性理念引來多名民族地區和教育界的駐川全國政協委員的關注。他們結合自身日常調研,聯名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在民族地區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建議》,呼吁國家加大投入,將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全部納入免費范圍。這一提案當即成為省內外各界關注的熱點。
近幾年來,省政協教育委員會持續關注大小涼山教育事業發展,多次以調研視察、提案等方式為涼山教育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去年4月至5月,教育委開展聯合調研,聯合民盟、民建、民進省委和省教育廳,分成5個小組赴鹽源、普格、峨邊等13個縣(區)進行深入調研。
針對彝區9年義務教育階段前的學前教育和之后的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短板”,委員們對照省政府《大小涼山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了“力爭將學前教育納入免費教育”“創新模式辦好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等不少寶貴意見,供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
與此同時,政協委員也與省政協同頻共振。如省政協港澳委員、四川海外聯誼會副秘書長李惠貞,10年來和福慧教育基金會團隊持續關注涼山教育,在大涼山多個縣開展助學活動。截至去年7月,共投入助學金3000多萬元,給一大批涼山孤兒和貧困學子送去媽媽般的溫暖。(記者 鐘振宇 杜蕾)
編輯:薛鑫
關鍵詞:四川 政協 工作模式 民族地區 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