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助推民營經濟創新轉型升級
寧波市政協回應民企呼聲建言優化環境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優化資源市場配置,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內生新動力
寧波市政協助推民營經濟創新轉型升級
回應民企呼聲建言優化環境
本報訊(記者李宏鮑蔓華)日前,寧波市政協常委會議就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再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優勢進行專題協商。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拓展民營經濟發展新空間,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新活力,優化資源市場配置、強化民營經濟要素新支撐,提振信心、注重創新、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內生新動力等四個課題猶如四道精美大餐,讓參會的委員們精神為之一振。
寧波是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由于市場先發和草根起家,很多企業轉型升級相對艱難,融資難、投資難、創新難、盈利難等諸問題已成寧波民企創新轉型的瓶頸制約。
從3月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再創寧波民營經濟發展新優勢”課題組走入企業與企業家面對面溝通。“企業發展信心不足,創業激情消退,部門間行政審批條件沖突困擾民營經濟發展……”隨著問題一個個顯現,課題組的憂慮也變成了焦慮。
短短3個多月時間,課題組的足跡遍布寧波7個縣市區,深入企業調研33次,對市級相關部門的調研達到19家。“課題組在各縣(市)區政協的密切配合下,還對全市200家民營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進一步摸清了當前寧波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市政協副主席陳炳水介紹。
“再創寧波民營經濟發展新優勢”的調研,是市政協經科委主任敬明光難忘的一段經歷,“不走不了解,這一路的調研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用心、用情為再創寧波民營經濟發展新優勢建言恰逢其時。”
信心是關鍵。課題組呼吁積極回應民營企業家“盼改革、要公平、求安全、謀發展”的共同呼聲。加強科技創新,在重點扶持部分行業和企業的同時,要把更多的政策關注點放在提升寧波的整體科研實力上。加強人才支撐,企業家的創新意識決定了企業的創新能力,要實現企業家和科學家的“雙向交流”,形成科創能力和企業家精神的“光合作用”。加強管理創新,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上市,通過公開透明的資本市場來倒逼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優化環境是重點。課題組建議建立權力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拓寬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以工商注冊制度改革為切入點,降低創業門檻和創業成本,釋放改革紅利。改前置審批為后置,進一步擴大行業聯合審批標準編制范圍,重點規范非許可項目和竣工驗收環節自由裁量。建立各類押金制度規范,探索一般投資項目“零審批”。在市、縣、鄉鎮建立三級投資代辦中心,提供由財政全額保障的投資代辦公共服務,有效破解民營經濟投資審批難題。建立資源要素利用綜合評價機制,推進土地要素、金融要素、創新要素及能源要素等市場化配置,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民營經濟是寧波經濟的主體,貢獻了70%以上的經濟總量,是寧波發展的優勢、活力和潛力所在。只要大家都來為再創寧波民營經濟發展新優勢盡一份力,民營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就會更加有力、更加有勁。”市政協主席唐一軍說。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民營 創新 經濟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