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協商
山東省政協委員直言部分保障房設計缺陷
山東省政協專題座談會上 委員直言部分保障房設計缺陷
“廉租房面積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內,可是現在都蓋那么高,去掉十幾個平方米的公攤,一家也就30來個平方米,這個門打開,那個門就打不開。”“房間太小,放上張床,就開不了窗戶;要開也行,爬床上過去。”昨天下午,省政協召開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專題視察座談會,相關部門介紹保障房建設情況,省政協委員們直言保障房設計缺陷,建議建保障房前,相關部門應多聽聽老百姓的訴求。
保障房設計得多聽百姓訴求
“我了解到的,有一部分弱勢群體拿到了選(保障)房的號,結果一看房子就不要了。為什么呢?不好住。”省政協常委郭新民說,廉租房的建設面積不超50平方米,但在建的都是高層,去掉電梯和樓梯等公攤,一家也就能分到30多平方米的房子。“這個門打開,那個門就打不開。”“有的房間不到10平方,放上張床,就打不開窗戶了,過不去;要開窗得爬床。”“有的兩室一廳的設計還不如一室一廳好用。”省政協常委王建表示,有的保障房用的是公用廁所,選房的人去一看,也就放棄了。還有的委員說,有些保障房戶型設計不合理,南北不通透,常年不見光;還有的層高只有2.6米,感覺很壓抑。
上廁所得出門,開窗得上床,南北不通透,常年不見光。“這樣的保障房誰去住?我們不能一年年地建保障房,老百姓一年年地選房又放棄。老百姓有什么訴求,咱們相關部門能不能多聽聽?”郭新民說。
保障房能否建成“百年建筑”
我省今年的保障房建設數量,同比增加了15.3萬戶。“這個數量不小,可是為什么感覺保障房是越建越缺呢?”省政協副主席栗甲提出了疑問。省住建廳副廳長李力說,這是因為保障房的受益群體在擴面。“原來只有低收入人群享受,現在擴大到了中低收入群體。”“我也有個問題不明白,保障房的建筑壽命為什么只有70年?建筑垃圾幾百年也很難降解,我們為什么不提高建設標準,把保障房建成‘百年建筑’?國外的建筑很多存在好幾百年呢!”省政協副秘書長王琳說。作為政府的“暖心”工程——保障房,王琳建議,在不違反政策的前提下,應讓百姓住得更“體面”一些。
省發改委副主任秦柯表示,保障房建設中,確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設計不合理、公攤較大,需要研究解決。“體面”可能還做不到,目前的財力只能做到“低水平廣覆蓋”。(記者 楊芳 實習生 郝帥)
相關新聞
我省保障房資金缺口500多億
“2014年國家安排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38.86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31.2萬套。目前,已開工建設37.3萬套; 連同往年結轉項目基本建成17.3萬套。”昨天,省發改委副主任秦柯說。
秦柯表示,當前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建設資金壓力太大。據他介紹,38.86萬套保障性住房約需資金近700億元。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企業貸款難、政府平臺融資能力下降; 地方財政社會事業等剛性必保支出逐年增加,財政增收壓力較大,收支矛盾比較突出。由于融資渠道單一,建設資金存在較大缺口。
據省財政廳副巡視員宋新生介紹,到目前,中央財政已撥付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76.94億元。今年,省級財政安排獎補資金9億元; 市縣兩級財政籌集保障房建設資金116.49億元。截止到8月底,全省共籌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202.43億元,已到位110億元。(記者 楊芳 實習生 郝帥)
1197人次被查出不符合申請條件
省民政廳副廳長周云平介紹,今年上半年,我省共核對保障性住房申請對象5.27萬人次,核檢出1197人次不符合保障條件。
周云平透露,《山東省社會救助辦法》 近期將出臺,省民政廳要求2014年年底前,各市出臺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各縣(市、縣)建立核對機制;2015年年底前,各市建立核對機構,省及各市(市、區)建立上下聯動、部門配合的信息共享核對平臺。
對保障性住房資格申請,房管部門在審核申請人的保障資格同時,民政部門也會對其家庭收入和財產進行核對,確保我省對保障性住房對象認定更加嚴謹、準確、公信。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保障 建設 政協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