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北京委員呼吁:別讓醫改變成“兩頭熱中間涼”
原標題:委員呼吁:別讓醫改變成“兩頭熱中間涼”
高彥彬委員
醫改不能“兩頭熱中間涼”
一項對本市1500余名隸屬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醫務人員的調查發現,醫務人員對醫改政策總體缺乏了解,“30%的醫務人員對醫改政策不了解,60%的醫務人員對其略有了解”。
針對這一現象,市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高彥彬表示,醫改不能變成“政府百姓兩頭熱,醫務人員中間涼”。
高彥彬介紹,由于醫務人員參與醫改缺乏制度保障,82%的醫務人員從未在醫改政策制定或實施過程中表達過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高彥彬建議,建立醫務人員咨詢委員會制度,與現有的人大、政協、聽證會等公民參與制度形成有機互補;借助新媒體,打造廣泛、開放的溝通互動平臺;發揮黨派團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培養醫務人員參與醫改的能力和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重點領域改革,提升醫務人員主動參與醫改的熱情和積極性。
敖虎山委員
全面實施按病種付費
針對百姓反映強烈的“大處方”、“濫檢查”問題,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麻醉科的主任醫師敖虎山委員認為,問題的癥結在于現有的醫保付費模式不夠合理,而國家對醫院補貼又不到位,造成醫院生存壓力過大。
“應當加快推進DRG模式,從機制上打破收入與處方之間的利益鏈,防止出現過度醫療。”敖虎山表示,DRG是指按病種分組付費,醫保根據疾病種類預付相應額度的錢,在此范圍內,由醫院自行掌控。 “以心臟搭橋手術為例,方法都一樣,設備也一樣,同等情況下應當價格一致。而事實上,全市平均花費大概在9萬元,而阜外可能只需要6萬元,我們就要思考這中間的3萬元多在哪里。
前不久,敖虎山專程到德國進行調研。他發現,實行該模式以后,德國醫保從虧損40億元到現在穩步增長,醫院的活力也得到激發。
北京2011年8月便啟動了6家醫院試點按病種分組付費。但敖虎山覺得試點力度仍然不夠,“現在只針對部分病種開展,頂層設計上還太粗糙。”他認為,醫保應該有嚴格的審核制度和監控系統,一旦發現違規操作,及時予以重罰,避免醫院出現“選擇病人”等情況。
編輯:薛鑫
關鍵詞:委員 醫改 按病種付費 減少小眼睛 彈性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