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大連瓦房店政協:堅持生態優先開發藍色經濟帶
大連瓦房店市政協創新履職形式服務發展大局
為“藍色經濟帶”開發建設注入“政協能量”
本報訊(楊治剛記者呂東浩)10月16日,大連瓦房店市政協召開全體委員會議,在實地視察謝屯香洲田園城、太平灣沿海經濟區港口碼頭、將軍石十二運帆船帆板比賽基地3個標志性點位的基礎上,圍繞助推“藍色經濟帶”開發建設開展專題協商。于休會期間首次組織召開全體委員會議,就一項重點工作集中建言獻策,是市政協圍繞黨政中心有效履行職能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政協工作的一個創新之舉。
瓦房店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宜港岸線全長333公里,近海水域總面積1862平方公里,擁有成規模的深水岸線資源。雖然藍色經濟特征明顯,資源稟賦優良,但因缺乏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與全國沿海發達縣市相比,瓦房店的差距還十分明顯。按照黨的十八大關于“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去年12月19日召開的中共瓦房店市委七屆七次全會適時提出,大力推進“藍色經濟帶”開發建設,實現瓦房店市由沿海城市向現代港口城市轉變。
面對“藍色經濟帶”開發建設這一關乎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課題,瓦房店市政協迅速將其列為履職建言重點,并于年初作出通盤安排,要求切實發揮好政協組織的優勢作用,通過多層次的協商議政、多層面的民主監督,跟進“藍色經濟帶”各個節點的發展建設,不斷摸實情、出實招、獻良策。隨后,市政協組織優勢力量廣泛調研論證,形成9000余字的《關于發展“藍色經濟帶”的調研報告》,引起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藍色經濟帶’開發建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和問題兼有。”委員們直言,瓦房店市沿海經濟整體發展缺乏統籌協調,尚未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藍色經濟二、三產業發展薄弱,產業集聚度不高;沿海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相對粗放,近海海洋生態環境壓力增大;體制機制尚不完善,對外開放總體水平不高……為此提出,“藍色經濟帶”開發建設關系到瓦房店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變革,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藍色經濟帶”發展規劃,做到戰略構想明晰、戰略定位準確、功能區劃合理、產業布局科學,積極穩妥推進。
針對百姓所關心的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問題,委員們建議,要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編制好“藍色經濟帶”發展環境保護規劃,科學評估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處理好可開發區域和適度開發區域與生態保護區域的關系;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有效保護山海濕地資源;加緊研究土地利用相關政策,破解土地瓶頸問題,實現土地資源的最佳配置。
“‘藍色經濟帶’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匯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更離不開市政協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參加會議的瓦房店市市長趙陽表示,委員們的建議有思想、有見地、有對策,對政府工作很有幫助。他希望伴隨“藍色經濟帶”的建設進程,大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建言獻策,讓“政協的助力”處處可見。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藍色經濟帶 開發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