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無處不教育。”劉長銘常委表示,學校的食堂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功能。在一些鄉村學校里,不少學生參與食堂的服務工作,如衛生保潔、分餐、管理就餐秩序等,還有一些小學是由高年級的學生負責低年級學生的就餐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勞動能力。[詳細]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屈謙委員直言營養餐經常難敵“洋快餐”和“五毛食品”的誘惑,其背后問題則是“學生營養失衡問題日益突出”、“學生及家長營養知識匱乏”、“學生營養標準規范缺失”等。[詳細]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已實施5年,3600多萬學生從中受益,吃上“飽飯熱食”,計劃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但如何繼續提升效益,確保“好心繼續辦好事”,成為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委員和專家們討論的一項重點。[詳細]
自2011年中央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來,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校,學生們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有肉、有菜、有主食、有湯,有一些學生覺得學校的飯菜比自家的香。[詳細]
明廚亮灶,健康衛生,這應該是每一個學校食堂的基本要求,然而,現實卻往往不那么理想。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多位委員談到了學校食堂存在的種種不規范現象,建議完善相關法律和標準,對食堂的人員、設施、安全標準等作出具體嚴格的規范。[詳細]
校園餐食管理關系廣大學生飲食安全和健康成長,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發展水平和民族未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著力提高校園餐食管理和中小學生營養水平,特別是對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出明確要求。[詳細]
校園餐食管理關系廣大學生飲食安全和健康成長,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發展水平和民族未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著力提高校園餐食管理和中小學生營養水平,特別是對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出明確要求。[詳細]
全國政協將“改進校園餐食管理”選作第6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主題,充分體現了全國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對這一看似小事、實則關系重大的課題的重視,也充分體現出雙周協商座談會“小切口、大視野”的特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