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六十九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六十九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營養改善計劃≠“免費午餐”

2017年06月23日 13:17 | 作者:韓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自2011年中央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來,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校,學生們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有肉、有菜、有主食、有湯,有一些學生覺得學校的飯菜比自家的香。

從6月22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得知,這樣的一餐飯價格是4元。

只要4元,就能為學生們正在發育的身體提供營養和熱量,“營養改善計劃基本消除了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學餓肚子、吃冷飯的現象。”這是兩個月前李衛紅委員跟隨九三學社中央和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聯合調研組赴云南、寧夏調研后得出的結論。

這個結論,也正是5年多前,中央力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的初衷。

“今天,吃飽的目標實現了,如何吃得營養均衡、健康衛生,理應提上議事日程。”馬德秀委員在調研中切身感到,比起上漲的物價和變化的營養需求,4元已經不夠了。

“現在的豬肉價格比2014年上漲了4成;少數民族吃的牛羊肉比豬肉還貴一倍;西部冬天只能吃土豆,新鮮蔬菜價格太貴。”馬德秀對比列數著物價變化。

李衛紅委員也持同一觀點。她發現,“因為一些地方把營養改善計劃片面地理解為‘免費午餐’,家長原來需要為學生繳納的伙食費則退了出來。”這制約了營養改善計劃的效果。

為此,兩位委員明確提出:“營養改善計劃不等于免費午餐。”馬德秀委員說:“要保證正在長身體孩子的餐食營養,應當逐步實現4+X供餐標準。”她進一步建議,“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物價水平,動員家長每餐支付1元,家長有義務有責任承擔孩子的餐費。”

“這件有功德的事要進一步做好做實,需要學校、家長都能夠正確認識營養改善計劃的初衷。”李衛紅委員說,只有達成共識,才能把好事辦好。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營養 改善 計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一本色综合久久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最新国产91精品 | 午夜精品福利波多野结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