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推薦
外灘踩踏事件入上海政府工作報告 600字談城市安全
原標題:外灘踩踏事件寫入上海政府工作報告 城市安全著墨多
對“‘12·31’外灘擁擠踩踏事件”的關注,這次以被寫進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再次加強。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生一起嚴重的擁擠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至今仍有3名傷員在醫院救治。
1月25日,在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楊雄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用了較大篇幅反思“12·31”外灘擁擠踩踏事件,還在2015年的主要任務中,專辟了一個章節論述“強化安全防范和基層建設,提升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
楊雄在報告中稱,“12·31”外灘擁擠踩踏事件暴露出城市安全工作存在重大疏漏、重大隱患,一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干部思想麻痹,嚴重缺乏公共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對大人流集聚等安全風險缺乏應有認知;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對安全風險的預判預警、信息發布、預防準備嚴重缺失,應急處置能力亟待提高。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2014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上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不少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中還有不少缺點和不足”兩個段落中只字未提“城市安全形勢”,但在今年的報告中,卻用了近600字的篇幅單獨以“外灘踩踏事件”為例談了城市安全問題。
此外,報告對2015年主要任務進行論述時,也在城市安全相關內容上著墨頗多。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城市安全的內容以“城市安全任何時候都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開篇,總共只有217字。而今年,一句“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充分強調了城市安全的“基石”作用,城市安全部分的描述增加至500余字,比去年翻了一番還多。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今天在參加人大分組審議時,也重點談到了城市安全問題。他說:“一個城市的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要,都來得緊迫,也都來得難。在這座城市里發生任何(有關)安全事情,作為這個城市的管理者都是責任人。”
韓正毫不避諱地指出,還有很多與城市安全有關的工作需要抓緊去做,“不能說光停留在一般的整改上,因為情況跟過去不一樣。”他說,上海市的人口遠不只2400萬,“(2400萬)這只是常住人口,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如何管理?”他希望,代表委員們在兩會期間對這個問題多提建議,“下一步梳理,真正使大家共同參與”。
政府對城市安全的高度關注也引起了上海市人大代表的共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就城市應急體系建設提出書面意見,建議盡早建立覆蓋全市的備災醫院體系,并以此作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后方指定緊急醫療救援處置機構。他建議,在浦東、浦西的中心區域各成立一家備災醫院,按“急需先上”的原則,該備災醫院可設在符合條件的綜合性醫院內,“當接到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或災難發生的警報后,備災醫院可以在10分鐘內做好接收各級各類創傷患者的緊急醫療準備”。
劉中民列出了備災醫院的常規配置:100~200張衛生應急床位;相應的檢驗、影像、麻醉、手術室等設施;應急病房需配備先進的搶救及生命支持設施、設備、藥品及高水平的醫護人員;衛生應急病區須定期維護,平時空置期間可作為衛生應急演練和緊急醫療培訓基地。
上海市人大代表、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堅則建議在全市社區推廣“衛生應急平安屋”。“平安屋”日常可以向社區居民宣傳各類防災減災急救知識,普及推廣適合居民家庭使用的常用防災減災應急物品,在災難事件發生時可以作為社區緊急救援臨時指揮部。據悉,類似的“應急平安屋”已經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昌里花園社區建立完成。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外灘踩踏事件聯合調查組組長屠光紹也在參加小組討論時回應代表們對于城市安全議題的關注。“好幾個代表都提到城市安全問題,我作為聯合調查組組長,有將近20個日夜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屠光紹說,在調查過程當中,他確實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也感到“自責和內疚”,“通過調查(發現),政府領導干部風險意識確實薄弱、安全意識薄弱、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這次踩踏事件,從政府角度來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本報記者 周凱 王燁捷)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外灘踩踏事件 上海政府工作報告 城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