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解讀
讀懂大時代里的中國政治
從十八大召開到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間正好隔著整整兩年時間。
從轟轟烈烈的“打虎拍蠅”反腐敗,到自上而下覆蓋全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立規矩”的“八項規定”,到“建章立制”的各種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從描繪宏偉戰略藍圖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這兩年的時間里,中國政治發生了太多深刻而徹底的變化。
如果要讀懂這兩年里中國政治的變化,那么有兩樣東西必須準確把握。其一,是中國政治變化的內在邏輯,那就是改革。其二,是中國政治變化的預期目標,那就是十八大上提出并一直奮斗至今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把握住這兩樣方向性和根本性的東西,才能理解過去兩個“大破大立”的政治年份。
01重拳反腐:為改革鋪路
在剛剛舉行的A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發布的一則消息引發了外界的關注:會議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成立APEC反腐執法合作網絡,在亞太加大追逃追贓等合作,攜手打擊跨境腐敗行為。
和前些日子正在進行的“獵狐2014”專項行動一樣,這張海外反腐大網的張開,也標志著中國的反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若要選擇過去兩年中國政治發生的最令外界印象深刻的事件,相信很多人會給反腐投上一票。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落馬的中管干部,已經達到55名之多。其中,對周永康、徐才厚、蘇榮等一批腐敗高級干部的查處,更是印證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腐敗問題毫不手軟的決心:“無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
而如果細究這55名“大老虎”的職位分布則可以發現,在查處的高官中,不僅有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高級干部,也有“地方大員”;有軍隊系統的巨貪,也有央企內部的蛀蟲,還有紀檢監察系統的“自己人”;不僅在位的高官要查,退休的、退居二線的腐敗高官也要查。
對待“老虎”不手軟,對待“蒼蠅”也不放過。因為相對于“老虎”的位高權重,“蒼蠅”職位雖低,卻是老百姓“身邊的腐敗”。僅2013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就受理了超過120萬次的檢舉控告,在最終立案調查的案件中,共處分了超過18萬名黨政干部。
不夸張地說,自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其力度可謂近30年來最大。而這種不區別對待、不遮掩護短的手法,也讓民間流傳的一些所謂政治“潛規則”不攻自破。
“反腐主力”中央紀委自然成為這場風暴中的“風暴眼”。這個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掛帥的機構,十八大以來一直“很忙”。他們不僅提供了上面大多數的反腐數據,而且還挑起了巡視的重擔——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無論速度還是力度,中央巡視組都讓“巡視”這一中共的傳統制度煥發出了空前活力。
以如此大的力度持續了兩年的反腐敗,是否到了“見好就收”的地步?
當然不是。10月24日,王岐山說,“這僅僅是新的開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
那么,反腐敗究竟是為了什么?
在法國路透社看來,中國反腐的不斷升級,是為了“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利好中長期改革推進,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相呼應”。持類似觀點的美國經濟學家則表示,在這種“高調反腐”的背后,中共高層的目光著眼點在于“真正的制度改革”,因為“中國長期的經濟健康迫切需要這些改革”。
而在更熟諳中國政治的國內政治學者看來,反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官場政治生態的改善。而要讀懂這種政治“新常態”,則必須把反腐和兩年來的作風建設放在一起“對讀”。
編輯:羅韋
關鍵詞:中國 政治 改革 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