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解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保護紀實:問渠那得清如許
丹江口庫區湖北:排除萬難治五河
■背景:十堰市所轄縣市區,均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丹江口水庫在十堰境內的水域面積達60%。
“沈市長,這次感覺你干凈很多啊,身上沒有下水道的味道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環保司副司長范治暉這樣和十堰市副市長沈學強打招呼,沈學強則大方地回應:“現在不一樣了,等會兒請你去下水道參觀。”
原來十堰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劍河、官山河五條河流因歷史原因,河流水質一直處于又黑又臭的不達標狀態。采訪團出發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于幼軍也給記者打了預防針:“我曾經多次到十堰,以前要在十堰市內找到這五條河很簡單,用鼻子聞就能行了,實在是太臭,根本站不到邊。”
“十堰是先有車后有市,先生產后生活,所以在城市建設中存在諸多‘先天不足’。五河在歷史上屬于城市納污河流,其不達標問題是歷史遺留的頑疾,國內諸多權威專家都認為五河達標根本無法實現。但因為處在中線水源區,為了確保一庫清水北送,市委、市政府毅然決定‘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并于2012年12月22日全面啟動了五河治理工作。”十堰市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吳芳說。
從劣Ⅴ類到Ⅲ類!一場聲勢浩大的“清水行動”在全市范圍內展開。
“過去已建成的排污口僅是簡單溝口截污,溝內清水污水混合流進收集干管,清水入管量大,污水濃度低,污水處理成本高。所以,我們確定了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的目標,對居民生活密集區、城市道路‘開腸破肚’建設雨污分流管網。”沈學強告訴記者。
作為分管南水北調的副市長,沈學強不記得多少次進入排污管道了。“排污管道多年都沒有清過,你想得有多臭!每次回家,我愛人都嫌我難聞,避而遠之。”沈學強說。
戴上安全帽、穿上齊膝雨鞋、披上雨衣,記者全副武裝走進了位于十堰城區的車站溝排污管道。
管道寬四米有余、兩米多高,左邊鋪設污水管道,右邊漫過腳面的雨水正直排入河,排污管道內有些微弱的燈光,不時有蝙蝠從頭上掠過。和想象中的略有不同,這里雖然空氣不夠新鮮,卻也沒有刺鼻的難聞氣息。記者還遇見了正在排污管道內施工的小梁,他告訴記者,他在此施工已經一個多月,剛開始這里的淤泥有半人多高,氣味刺鼻,要帶著很厚的口罩才能工作,但現在已經好多了,再有幾天這里清理工作就能全部完成。“我家就住在附近,我也知道全城的地下整治是為了南水北調,但我覺得這項工作也能讓我們本身生活得更好一些。”21歲的小梁說。
也正是在全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堰市創造了一年多的時間在中心城區鋪設300多公里地下清污分流管網的奇跡。
“除了進行排污口整治和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我們還實施了以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和達標排放為主的減污工程、以河道清淤和生態修復為主的清污工程、以農村環境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控污工程以及以污水處理廠達標的治污工程。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好事,既保護了水源,也提升了城市的整體環境。”沈學強說。
泗河的支流馬家河,如今不僅水波碧碧、魚翔淺底,兩岸更是綠草茵茵,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別有一番情調。曾經的“掩鼻而過”之地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得感謝政府提供了這么一個好地方,因為經常到這鍛煉,我這肩周炎好多了。”退休市民曹先生說。
資料顯示,通過集中整治,五河主要污染物濃度顯著下降,神定河、泗河、犟河水質有所改善,劍河、官山河水質明顯改善。據今年8月份的監測結果顯示,官山河一直穩定Ⅲ類水質標準,劍河有三個月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基本實現了“不黑、不臭、水質明顯改善”的階段性治理目標。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南水北調 十堰市 丹江口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