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觀察
認證,還是認錢?
——新華社記者調查暗訪認證市場
誰來監管認證者?
面對種種亂象,相關部門不斷出手治理。但是,為什么認證領域頑疾猶存?
“認證是相關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來負責的,往往由中介公司來為企業和認證機構搭線。不少認證機構具有企業性質,他們也要生存。”上海一家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蔡杰臣說:“認證檢測代理中介市場也很亂。一兩個人就能成立一家中介機構,監管盲區難以避免。”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認為,要加強對認證機構監管。認證機構雖非政府部門,卻行使著行政部門的部分職責。對違規企業和認證機構應給予“行業禁入”的嚴厲懲罰。對于提供虛假材料、虛假數據等違規的認證機構,也應加強黑名單制度建設并及時向公眾公布,讓其一處失信、處處受制。
同時,進一步放開認證行業這一第三方服務市場,通過市場優勝劣汰,讓失去信譽的認證機構自然淘汰,特別是對強制認證行業而言,如果行業準入門檻過高,容易造成行業內的認證機構卡要客戶、不講誠信、亂出證等情況。
據業內人士介紹,政府對第三方檢測市場進行行政審批,而市場上非國有或合資的檢測機構只占到市場10%左右,政府部門難以完全中立。“全球第三方服務市場近30年發展證明,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中立的第三方在服務市場中的誠信,是企業能贏得服務合同的根本條件。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對這一行業具有特別的正面效應。”某國際權威檢測機構負責人如是說。(記者毛偉豪、劉宏宇、周琳、王海洋)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認證認錢 認證機構 亂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