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多省下調GDP增幅旨在“以退求進”

2014年02月11日 20:56 | 作者:魯寧
分享到: 

  昨日,在各大門戶網站和財經網站上,一條題為《21省(區、市)下調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經濟增長迎來換檔期》的新聞被貼在了吸引網友點擊閱讀的顯著位置。這條新聞說,截至上月底,已有28個省(區、市)公布了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其中多數省(區、市)下調了增長目標,與去年增長目標多數超過10%相比,今年過半數省(區、市)的增長目標被框定在10%以內。

  無論是“換檔期”的文稿主題提煉,抑或通過專家之口將此主動下調之舉上升到契合和回應中央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要求的政治高度,筆者感覺多少有點兒“過”。其實,半數以上省(區、市)下調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更多建立于對今年國內外經濟走勢、市場趨勢相較于往年的、更為精準務實的預判上,以及對結構調整帶來的好處有了更為直接的體驗與享受之后所做的綜合考量,它無關“政治權衡”,更非為了迎合某種風向的“跟風”之舉。

  考量全球因素,今年1月以來,世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紛紛下調了世界經濟的增長目標。世界經濟復蘇性增長趨勢重新走軟始于去年四季度,今年1月下行態勢進一步顯現。外貿出口是國內經濟三駕馬車之一,世界經濟走軟中國外貿必受拖累繼而連累中國經濟增幅,所見,半數以上省區(幾乎全系外貿比重相對較大的省區)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既屬無奈亦系理性。無奈不難理解,理性則須畫龍點睛——借此為進一步主動加大外貿結構調整提供新的內生動能,撐出一方新的內生型可調整空間。

  “十二五”年均經濟增長目標只需7%,“十二五”前兩年(2011年和2012年)實際增幅都在7.5%以上(去年是7.7%),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框定的增長目標仍為7%。然而,遠比國內多數省份保守的諸如世行和IMF之類,依然將今年中國經濟的增幅預測在7.7%左右,若再對去年7.7%的實際增幅稍作細分和辨析,人們不難體察或頓悟出各省下調增長目標,旨在通過“以退求進”,為本省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更大、更多的彈性。就此,我們不妨擇其重要舉例析之:

  首先,去年7.7%的實際增幅不是各行各業的普遍性增幅,而是有降有增、大降大增綜合平衡之后的一個總體性增幅。去年,有色金屬、鋼鐵、水泥、建材、產板玻璃、重化工等“三高”產業的絕對增幅、相對增幅普遍呈負數或同比減速,直至按季度衡量的環比減速。而計算機軟件、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新裝備制造、文化創意及現代服務業各個門類,包括服務貿易出口的實際增幅,不但全部高于全年7.7%的GDP增幅,而且全部呈現為兩位數的同比增幅。這說明去年增幅中的“主體部分”,系建立于體制改善基礎上的增幅,而非繼續依賴重復建設堆砌的高耗劣質增幅,說明調整帶來的“新換舊”已能抵消調整帶來的陣痛與不適。

  其次,去年中國經濟一、二、三產業構成中,受益于現代服務業增幅之強勢拉動,第三產業在全部GDP中的占比,首次超過以制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這是從2009年起步的此輪結構調整開始整體初顯成效的標志事件。盡管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痼疾遠未革除,但前5年調整已令中國經濟減肥強體、提質增效的前景變得日益清晰可辨。這樣的判斷并非出自非理性樂觀,更非為了替誰貼金——別的均不再多言,僅去年全國非居民用電用煤用石油的實際增幅遠低于7.7%的GDP增幅,就系又一個樸素加直白的印證。

  去年12月,中央組織部下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確不再把GDP增長作為地方官員考核評價政績的主要指標。一些網絡跟帖遂將《通知》視為各省紛紛下調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的第一動因。其實,之前5年累加的結構調整成果,已為創新政績考評體系提供了自信的“經濟保障”。循此思路再作預判,明年的此時,我們當能以更為平實之心態,點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馬年進展”。

 

編輯:付鵬

關鍵詞:增幅 經濟 下調 增長目標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欧美国产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 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色资源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