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80后90后的叫法會產生誤導
原標題:環球時報:80后90后的叫法會產生誤導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改革開放之前社會結構相對單一,改革開放之后則因經濟利益變化較大,社會上出現了不同群體,人們的思想意識日益多元。在此過程中,人們發現經歷過開放前時代的人和在這個時代中出生的人,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著明顯區別。因此出現了以年代,如60后、70后、80后等區分代際的說法。
短期看,以“幾零后”來區分特殊歷史時期內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有一定道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的社會變化狀況。但如果放在較長歷史時期看,這樣的劃分方法又過于簡單,因為社會、人群、思想的構成及發展變化極其復雜,單純的數字或量化手段并不足以說明問題。
簡單的“幾零后”劃分法容易給不同年齡段的人貼上固化標簽,而“標簽化”與過去影視作品里的“臉譜化”實際并無太大區別。比如,有段時間人們一說起80后或90后,就認為這個時期出生的青年人以獨生子女為主,通常是嬌生慣養,吃不了苦,思想西化比較嚴重。但深入了解后我們發現,同為80后或90后,年輕人的思想差異、行為差異都很大,其中相當多的年輕人與其先輩們有著同樣的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等優點。
社會總在發展變化,不同之處在于有時變化可能很快,有時相對緩慢。劃分不同時代的人群,不一定以十年為界。筆者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法是以時代特點為主題詞,這樣的時代可能跨越幾十年,也可能只有十幾年。同一時代人群中最大多數所具有的共性或當時最鮮明的旗號,可能就會成為那個時代的特點。例如,20世紀上半期,彼時參加革命的人們前赴后繼,他們的年齡跨度相差很大,那個時期的主要特點之一便是“革命”,用“革命者”來形容當時的先進分子是比較恰當的。再如,二戰后,西方出現的“嬉皮士”“頹廢一代”中既包括40年代出生的人,也有50年代出生的人,簡單的“幾零后”也難以成為劃分標準。
十幾年前,當第一批獨生子女走上工作崗位時,很多人曾擔心“嬌生慣養”的他們能否承擔起工作重任。現在看來,當時的擔憂是多余的。或許同一年代、同一年齡段的人在個人成長經歷上可能有類似之處,但在思想上又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時代風格、時代特點更應成為我們劃分不同代際群體的客觀標準。▲(作者是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信息資料室主任)
編輯:水靈
關鍵詞:80后 90后 誤導 改革開放 獨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