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對人民高度負責 ——“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救援行動綜述
6月1日21時30分許,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旅游客船“東方之星”輪在由南京駛往重慶途中,突遇龍卷風頃刻翻沉,狂風暴雨,巨浪滔滔,456名旅客和船員陷入絕境。
生命大于天!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國務院工作組直接指揮下,湖北、湖南、重慶等地黨委和政府,中央有關部門統一行動,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及海事部門迅速調集力量,一場舉國動員的搜救行動迅速展開。
生死競速
——上下同心,分秒必爭搜救生命
接報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國務院即派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搜救工作,湖北省、重慶市及有關方面組織足夠力量全力開展搜救,并妥善做好相關善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立即批示,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急飛事件現場,指揮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
第一時間,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結。
交通運輸部2日凌晨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連夜召開應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迅速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作出工作部署;
公安部緊急調集治安、消防、交警等警種,協調海警、交通公安等各方力量立即行動;
國家衛計委立即組織事件周邊地區衛生救援力量,緊急馳援;
水利部、氣象局、安監總局、民政部、旅游局、保監會等部門紛紛實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是主力軍、突擊隊——
海軍三大艦隊和海軍工程大學、廣州軍區派出200余名潛水員緊急趕赴現場,下潛到一個又一個艙室,連續作戰,通宵達旦;
武警湖北總隊抽調武漢、荊州、荊門、宜昌支隊共1000多名官兵、40艘沖鋒舟,趕赴現場展開搜救和外圍警戒等任務;
截至5日上午,軍隊和武警部隊共投入3424人,民兵預備役1745人,空軍直升機1架和舟艇149艘,工程機械59臺,在水面、水下、陸地和空中全力以赴投入救援行動;
相關地方黨委政府主動配合行動——
湖北省啟動水上搜救一級應急響應。長江海事局和事發地及附近下游黨委政府組織力量沿江搜救;
湖南岳陽市僅4日一天就出動搜救船只400多條,救護車20臺,沖鋒舟11艘,參與搜救人員達2000多人;
上海、江蘇、重慶、浙江、福建、山東、天津等地陸續派出工作組,趕到現場,協助救援和處理善后。
……
調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救人。
——調集最先進的搜救船舶、切割機、供氧設備,抽調專家和潛水員等專業人員,集中國家最強的搜救力量。
——沿岸、航道、公路、飛機都為搜救力量開綠燈,確保暢通無阻,建立起水、陸、空綜合搜救大平臺,為搜救創造一切條件。
——北京、武漢、長沙……130多名重癥救治、呼吸科、心血管、急救等方面的醫療專家和心理干預專家,迅速趕往事件現場,組成10個專家組配合地方醫院開展救援。目前,事件中獲救的傷員均得到良好治療。
——中航工業、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中央企業,全力提供通信、燃油、飲水、直升機等保障。
為降低救援現場的水位,長江防辦從2日開始,三次進行調度,將三峽水庫的下泄流量從每秒17200立方米減少至7000立方米。
對此,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評論說,中國政府為調節長江的水流和水深做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我最感動的是為了降低水位方便救援,三峽大壩蓄起了水。”網上的這條微博一天之內被轉發10多萬次。
主動發布權威信息,是回應社會關切的有效渠道。截至6日下午,有關部門已在事件現場召開了13場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衛計委、民政部、人民解放軍及湖北省等相關負責人到會發布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地傳遞救助、打撈、調查等信息。
事件發生后,美聯社、路透社、CNN、BBC等62家境外媒體先后抵達湖北監利,就事件救援、家屬安置及善后處理等采訪報道。事件前方指揮部還3次組織境外媒體趕赴事故現場采訪。
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國務院事件救援和處置工作組關于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的匯報,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要求各有關方面以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爭分奪秒抓緊做好各項工作。
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黨和國家最高決策層態度鮮明!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在災難時期樹立了負責任國家領導人的形象。”法國《世界報》說。
科學救援
——組織有序,優化決策,為生命增加希望
4日晚8時許,夜幕降臨,一輪明月驅散幾天的陰雨纏綿。
江面上,發動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兩艘大型起吊船開始作業:鋼纜從水下穿過船體,吊鉤固定,船體翻轉扶正,抽排水……
攻克難關,小心翼翼,穩步推進。經過不眠不休近24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翻沉的“東方之星”整體浮出水面。
打開生命之門,除了靠爭分奪秒、眾志成城,更需要科學施救這把鑰匙。
嚴密組織,有力指揮——
國務院成立由副總理馬凱任總指揮的搜救指揮部,統籌協調有關部門、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地方搜救力量,有序施救,科學施救,精準施救。
設立前方指揮中心,保障現場搜救人員順暢作業、迅速搜救。
科學分工,各負其責——
來自海軍、海事等部門的潛水員負責按船體圖紙摸排船艙;水面搜索由海事及武警部隊負責;岸上搜救主要由武警和群眾聯合完成;空軍直升機負責事發現場和下游江面的低空搜救……
在沉船頂部,一共3個小組同時潛水救援。一個潛水救援小組正常配置6人,其中一個潛水員、一個備用潛水員、一個人負責信號、一個人負責供氧的軟管、一個人聽電話、一個人指揮。但這次時間緊、任務重,每個小組配備了9人,確保萬無一失。
科學救援,選配最強力量裝備——
事發后24小時內,交通運輸部門協調各類船艇共110多艘。上海打撈局、東海救助局挑選了具有豐富海事救助和打撈經驗的24人精干救助力量,攜帶潛水救援設備趕赴現場。
海軍工程大學、中船708所、大連海事大學、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的船舶制造、海工設備、氣象水文專家也陸續趕到。
截至5日下午,共有7艘打撈船在現場工作,參與搜救的船艇達157艘,現場投入二維圖像聲吶2臺套、側掃聲吶1臺套、多波束設備1臺套、水下電視2臺套、潛水設備4臺套。
為了給現場救援提供精準水文信息,湖北省啟動水上搜救氣象應急保障服務一級響應,監利水文站實時進行現場應急監測。沉船斷面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水深、水溫等信息,每隔半小時就會更新傳遞給一線救援指揮部。
不斷遴選最優施救方案——
2日上午,經過救援蛙人水下探摸后,三種救援方案提交討論:切割船體;吊起船體;潛水員水下探摸搜尋。
方案一,可能最快實施,但可能造成氣墊層漏氣后船體下沉;
方案二,需要調集大型船舶,時間來不及;
方案三,是當時條件下,挽救幸存者最可行的辦法。
24小時內,要盡最大力量找到幸存者。
現場指揮部確定了先期救援方案:潛水員先通過敲擊尋找水下被困者,進而通過鉆孔等方式向船艙內注入壓縮空氣或氧氣。
“一個艙室一個艙室進行檢查。只要有半點希望,我們就要盡萬分努力,絕不放棄!”部隊領導給潛水員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隨著時間的推移,船底氣墊層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空氣中的部分氧氣逐漸融入水中。“拖延越久,幸存者生還的幾率就越小。在實現船體相對固定前提下,切割將為處于底艙的幸存者帶來更多生的希望。”海軍工程大學專家李其修說。
事發后48小時,船體第一次切割開始進行,之后是第二次、第三次……
參照國際慣例——
“對于船體翻覆事故,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有完整的一套預案,有一定的指導性原則。要在掌握事故船只及所在流域的天氣、水文、船體等基本情況后,以最快速度制定科學的救助方案。”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副局長張建新說。
4日傍晚,前方指揮部燈火通明。此時,已距船舶翻沉近70個小時。
必須盡快確定有無生命跡象。
基于約70個小時的人工水下搜索和生命探測儀的結果,參照國際慣例,再有生還者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指揮部決定,對救援方案進一步調整優化,制定整體扶正救助打撈方案。
科學嚴謹施救,給生命以最大的負責和尊重。
編輯:羅韋
關鍵詞:救援 搜救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