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阿來發聲明三問魯迅文學獎 期待質疑獲合理解釋
阿來力挺“非虛構”:
“是對日益狹窄與邊緣的報告文學的一種拯救”
阿來非虛構《瞻對》0票落選本屆魯獎“報告文學”獎。不少人分析有可能是其“非虛構”與“報告文學”兩個概念發生爭議。華西都市報曾采訪過的多位資深文學批評家,都一致發出呼吁和建議:將文學獎中的“報告文學獎”改為“非虛構”。對此建議,阿來表態給予贊同,“但目前的問題是一些人觀念不對。報告文學本該就是非虛構。”
對于“非虛構”與“報告文學”兩者的關系,阿來在公開聲明的文章中,也有專門的闡述。他認為“非虛構這一概念在中國文學界的提倡,與越來越多的寫作者加入這一體裁的寫作,正是對日益狹窄與邊緣的‘報告文學’的一種拯救。”
阿來認為,當下報告文學存在“危機”,“因為其寫作陷于某種模式,缺乏創新與開拓的意識與嘗試。而‘非虛構’這一概念的提倡與實踐,正是對這種沉悶局面的有力破解。”“報告文學難道和別的文學體裁大不一樣,不一樣到一定劃地為牢,囿于某種僵死模式,而不肯呈現出一點開放性與創新性?非虛構如果不是報告文學,那么,它是那一個文學類別?詩歌?或者神話?”
阿來聲明摘選
得獎與不得獎
我都得繼續上路,進行我獨自的尋訪
該獎項評獎期間,我正在川藏線西段尋訪。五年前,……我開始對川藏地區的考察,追溯如此現狀的前因后果,直到去年在《人民文學》雜志刊發《瞻對:一個兩百年的康巴傳奇》算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今年,我又繼續這一意旨下的尋訪。記得那天中午,停車在波密到林芝間的公路邊休息,吃點干糧。有了信號的手機開始接收信息,其中一條祝賀《瞻對》一文在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類評選中進入前十名。我沒有太在意。……
得獎與不得獎,我都得繼續上路,進行我獨自的尋訪。
……下午五點,又在林芝新華書店購得有關西藏史方面的著作三種,在酒店一邊休息一邊翻閱,這時得到記者電話,告知《瞻對》一書最終以零票落選。當時只有遲鈍的漠然。是一個又一個接踵而至的電話將我喚醒。對這些電話里記者要我表態的追問,我都告知,我沒有什么話好說。可電話依然接踵而至。終于,這些電話喚醒了我心中的憤懣。所以,又一個記者的電話打來,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我站在尼洋河邊的堤岸上,對著暮色漸濃的空蕩蕩的河谷說出了三個字:“我抗議!”
話已出口,覆水難收。我嘲笑自己:你能抗議什么?!……
但是,這三個字一經出口,自然就是另一種局面了。這種自我疑惑令我冷靜下來,我對進一步追問的記者說,我不想說什么了,但我會寫一些文字來表達我對這個獎項的疑問。這些天來,面對朋友,媒體和記者的不斷打探,我想我確實應該,也有權把自己的疑問表達出來。但我在等待,等待此次獎項的報告文學組的評委對這個獎項的評選標準與原則有所解釋。我愿意看到,當評委們的解釋與澄清出來后,我會被說服。那么,我愿意為我說出的那三個字承擔一切責任。后來,我從媒體上看到報告文學組的評委之一,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的回應。回應是這樣的:得零票是正常的,“寫小說得過獎的作家寫報告文學不一定得獎。”面對這樣的回應,……我心中疑問依然如故:……(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 攝影陳羽嘯)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阿來發聲明三問魯迅文學獎 期待解釋 魯迅文學獎 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