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獨家:中國經濟新常態之政協委員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
盤活存量資金 不能因怕出事而不干事
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總體向好,但一些地區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較大,應引起我們充分重視。同時,要重視經濟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審計,我們已經發現財政收支、信貸規模、進出口數據存在不真實的現象。為此,我有幾點建議:
首先,要在調整結構、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的基礎上,找到符合社會需求、支持經濟穩定增長的著力點。比如國務院已經擴大水利支出、鐵路支出、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等。
第二,要通過深化改革推動經濟增長,增加政府投資。去年審計署對省級和部分計劃單列市、中央部門財政存量資金進行了審計,發現存量資金量比較大,但使用效率不高,沒有發揮作用。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和財政部解決這個問題,通過預算體制改革、轉移支付等辦法盤活存量。
第三,要在發展中化解風險。當前,人們對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貸款等風險給予高度關注,但是不能僅僅靠管制、控制、限制來化解風險,要靠發展來化解風險。
第四,良好的政治生態也包括形成“鼓勵干事、鼓勵發展、鼓勵創新”的氛圍,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政府主導占有很大因素的國度里,不能讓一部分干部因為怕出事而不干事,要鼓勵創新與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陳經緯:
科技創新 產品研發 解決就業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GDP經歷了從兩位數增長到目前的有所下降這一過程,我認為GDP下降是客觀、正常的。中國經濟曾經是一張白紙,經過30余年的高速發展,和歐美發達國家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但在科技創新、研發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我們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在GDP增速受到影響的狀況下,更要支持科技創新、產品研發、解決就業。
未來國家經濟應如何發展?我認為,首先,應該出臺支持政策,腳踏實地的推動科技創新、品牌建設、開拓市場。同時,在擁有十幾個億人口的國家里,勞動力過剩這個問題要重視解決,不能完全做技術創新,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創新,傳統產業也可以安排一些勞動力。
另外,要扶持非公經濟發展。民營企業虧的每一塊錢都是血汗錢,因此在風險管控方面比較認真。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有創新沖動,經營能力也不差,因此對于民營企業的支持要真正落到實處,要加大力度。
編輯:付鵬
關鍵詞:全國政協 政協 政協委員 經濟形勢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