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不拋棄、不放棄,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
長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行動紀實
官東和眾多救援者緊張的三日
“水很冷,下水后身體發涼,頭沒入水面,刺得頭皮痛。”
官東,這位24歲、面龐清秀的海軍潛水員,因為成功救起兩位幸存者,獲得了網民一致點贊。但少有人注意,入水那一刻,他的感受是那樣刻骨。
人們已經熟悉了官東救起65歲老人朱紅美的曲折經歷,但救起21歲的被困船員陳書涵,過程同樣驚心動魄。
看到陳書涵前,官東已經在水下來回尋找了好幾遍。機艙內空間狹小,全部都是油污,呼吸困難。“機艙門頂部的鐵板都掉下來了,封死了前方的路,只能一塊塊地搬。”官東說。
當時,這位小伙子情緒已經接近崩潰,求生意識很差,目光呆滯,話語不多。極端環境下,很多人依從度低,很難正確接受指令,這同樣是施救中碰到的難題。“為了安撫他,我就問他哪里人,多少歲,跟他聊天、談心,等著隊友前來援救”官東說。10來分鐘后,陳書涵的情緒慢慢穩定了下來。
可是,潛水員帶來的便攜式救援設備,小伙子已無力穿上。“來不及想太多了。”緊急關頭,官東不假思索,將自己的專業設備取了下來,直接套在他身上,并讓其他兩名潛水員護送他浮出水面。
沒有了專業裝備,官東被暗流卷入深水區,身上信號繩也被船體雜物纏繞。“氧氣快耗盡了,我只好割斷信號繩,丟掉潛水壓載裝具和無氣氣瓶,一口氣憋著潛游出水面。”他說。
水面接應同伴看到的官東,雙眼通紅、鼻孔流血、滿頭油污。行內人都知道,這是上升速度快,壓力驟減的反應,也都明白官東經歷了怎樣的生死考驗。“為了保證群眾生命安全,像我,像我們這樣的人都應該這樣做。”官東說。
海軍現場副總指揮、東海艦隊作戰支援艦二支隊支隊長董焱介紹,在沉船頂部,一共3個小組同時潛水救援。一個潛水救援小組正常配置6人,其中一個潛水員、一個備用潛水員、一個人負責信號、一個人負責供氧的軟管、一個人聽電話、一個人指揮。但這次時間緊任務重,每個小組都配了9人,確保萬無一失。“我們將繼續對艙內、艙外及周邊區域進行地毯式搜索,不漏掉一個艙位,不漏掉一個人。” 董焱說。
從陸續抵達開始作業后,整整30個小時,不少潛水員沒有休息,一次又一次下潛,一個房間接著一個房間地摸排。能打開的房間都要打開排查,實在不能打開的就通過敲擊傳遞信號、探尋生命信息。
“在船艙分布示意圖上,每一個被摸排過的房間都會被打上一個鉤,確保沒有遺漏,”看著圖上這一個個對勾,現場記者感慨良多。
武警荊州支隊支隊長汪濤率領的隊伍是最早到達救援現場的。這位參與過多次救援行動的軍官感慨,水上救援比陸上救援困難大許多。“天氣太惡劣,部隊無集結地和宿營處。連日大雨,讓救援官兵從執勤一開始就站在水里。江邊安全條件差,晚上執勤很容易滑入江中。”他說。但他和其他官兵仍在連續晝夜執勤。
一江之隔的岳陽,前來支援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醫療救援隊醫護人員同樣在忙碌著。
“東方之星”幸存者張輝在岳陽華容被救后,第一時間被送往岳陽市第一人民醫院ICU病房接受治療。妻子已經在3日下午趕到醫院,陪伴著他。
醫療救援隊陶澄醫生介紹,收治的傷員主要是腿骨骨折、多處軟組織受傷、皮膚撕裂、跟腱撕裂。“我們隨時處于備戰狀態,確保第一時間救治幸存者。”
陶澄還說,“我們除了救治傷員,還會定期了解傷員的心理狀況,對傷員進行情緒疏導、心理輔導等工作。”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長江客船翻沉 救援 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