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頭條今日頭條
高校學費漲聲一片 委員質疑是否合法合理
原標題:高校學費上漲再追問
2014年5月,江蘇省物價局公布了調整后的高校學費標準。其中,醫學類漲幅最大,為47.83%。相比上一年,寧夏是各地當中學費上漲幅度最高的,其各類專業的漲幅均超過50%。其實早在2013年,已有六個省、市、自治區完成高校學費標準調整工作,這些省份的學費少則漲一成,多則翻一番。
高校此輪學費調整,引發媒體熱議。媒體聚焦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認為對貧困地區學生不公平、讀大學成本太高、質疑大學學費上漲動機和希望高校增強經費開支的公開透明以及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
據媒體和學者分析,學費上漲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債務纏身。龐大的債務確已成為高校的一個大包袱,至2010年,全國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負債總額約為2634.98億元。據媒體報道,導致高校巨額債務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大規模擴招以及征地蓋房。
成本壓力。生均教育培養成本上升、學校其他各項投入增加,都讓不少高校支出增加。從收入角度來看,盡管目前高校收入來源日益多元,但學費依然是高校收入的最主要構成。
“禁令解除”。2007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要求“今后五年各級各類學校的學費、住宿費標準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關標準”。如今,5年期限一過,各地開始調整幾年甚至十幾年未變過的學費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 邵鴻:
近期,高校學費漲聲一片,社會上議論紛紛。
高校可不可以漲學費?當然可以。高等教育需要大投入,充足的經費無疑是辦好大學的基本條件,辦學成本上升,有時確需調整收費。作為辦學主體,高校根據情況變化和需要,既有權調低學費標準,也有權調高學費標準。當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高校調整學費標準還需經過教育、物價和財政主管部門及所在省級政府批準。而從市場選擇的觀點看,學費水平是高校教育服務性價比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有選擇權的條件下,學生自然會選擇那些相對價廉物美的學校。因此長遠來看,高校學費水平最終會達至一種相對合理的均衡,我們不必擔心學費真會瘋漲。
現在高校普遍調漲學費是否應該?有理由質疑。
其一,近年來國家較大幅度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隨著教育支出占GDP4%的實現,高校一般辦學經費和各種專項經費增長明顯。特別是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文,要求2013年省級政府對省屬地方高校普通本科生生均撥款不少于1.2萬元。盡管有些省份尚未完全達到文件要求,但對以往生均經費通常只有數千元的地方高校來說,辦學經費顯著增長則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對高校化債力度也普遍加大,也有所收效。在此背景下,多地高校(主要是省屬地方高校)以辦學成本上升為由大幅調漲學費,理由是否足夠充分?
其二,社會不應無條件地為高校自身的積弊支付代價。當前高校辦學成本上升的原因并不僅僅是物價上漲。毋庸諱言,由于體制原因,公辦高校辦學成本向來偏高。且不說行政機構龐大臃腫,離退休人員負擔沉重,管理運行效率低下這些痼疾,近些年來高校奢靡之風甚至貪腐現象日益嚴重,誰能說這與辦學成本增加無關?更何況,高校內部管理民主參與不足、信息公開滯后,使人難以知悉學校財務和經費使用的真實情況,更無從核定和監督。因此,簡單地通過提高收費來化解辦學成本上升,就有不負責任地讓社會為高校壞賬埋單之嫌。類似股東之于公司招擴股,公眾有理由要求高校在提出調漲學費的同時,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推進民主管理和信息公開,拓寬籌資渠道、提升教學服務品質和救濟水平等具體計劃和措施,對學生和家長負責,回應社會關切,充分展現調漲學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遺憾的是,我們看到了嗎?
其三,高校調漲學費應有協商過程。據報道,目前多數高校學費漲價只是報請相關政府部門審批且未提前披露,僅有寧夏、江蘇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有利于讓社會了解其必要性、調幅及效用,也給相關方發表意見和建議的機會,體現了誠意、尊重和民主。作為公辦高校,學費調整不經類似過程即做出決定并實施,無異于強迫學生及家長接受,不僅缺少對他們的權利和社會公意的尊重,也與公辦大學應具有的社會公益屬性不符。以引領社會文明為職志的大學,有什么理由拒絕聽證會等協商民主形式,僅僅以困難、合法甚至可承受之類的理由做出調漲學費的決定?
因此,我的主張很簡單:高校有權依法調整學費標準,但必須有充分根據,必須進行聽證協商,更必須以加快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為條件。否則我恐怕只能說:NO。(作者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
編輯:付鵬
關鍵詞:高校學費上漲 高校調整收費 政協委員 委員 委員質疑是否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