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頭條今日頭條

為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致公黨中央在江蘇省內多地調研,形成調研報告——

致公黨中央: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加快發展農業現代化

調研發現問題:科技創新驅動力有待提高,耕地保護形勢嚴峻,種地種田后繼乏人

2014年04月11日 07:55 | 作者:致公黨中央調研組|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聚集效應

  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征,它不僅可以降低個體小農經營闖市場的風險,還可以產生規模經濟的良好效應。而且也只有在達到適當規模的情況下,農業科技成果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一是多方面發揮規模經營的政府引導作用。二是多形式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的組織主體。三是多渠道籌措農業規模經營所需資金。

  提高農業與其它產業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融合作用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勞動生產率高、土地產出率高、綜合效益高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并注重農業從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的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一是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目前江蘇已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10個,居全國第一位。二是積極推動農業向二、三產業的延伸。

  當前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科技創新驅動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科技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

  科技進步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決定力量,科技興農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持久戰略。江蘇省農業科技力量雖然較強,但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科技創新驅動力仍顯不足,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2.3%,雖然居于全國領先地位,但與世界平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70%、部分發達國家甚至高達90%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江蘇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科技進步驅動不足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農業科技投入不足。第二,科技資源缺乏有效整合。第三,農業服務體系薄弱。

  耕地保護形勢很嚴峻,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任務艱巨

  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的趨勢難以扭轉,糧食供求不平衡的態勢難以改變。一是從土地面積上來講,由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和人口不斷增長,農業用地持續減少,目前全省人均耕地不足1畝,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基本沒有空間用來擴大農地面積。二是從農用地質量上來講,一方面由于城鄉非農建設占用大量優質耕地,導致優質耕地不斷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復種指數較高和長期使用化肥等原因,導致地力明顯下降。同時,由于工業“三廢”污染等原因,導致土壤污染加劇,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

  職業農民隊伍尚未建立,種地種田后繼乏人

  與全國普遍存在的情況一樣,江蘇省農業勞動者呈現出數量減少、結構失衡、素質不高、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的趨勢,“誰來種地”的問題日益突出。一方面,江蘇農業勞動力不僅數量上逐年下降,近十年來年均以約5%的速度減少,而且在年齡、性別結構上漸趨失衡,江蘇省務農青壯年勞動力緊缺狀況不斷加劇,農業勞動者平均年齡達58.6歲,而且大多數為女性;另一方面,農業勞動力素質結構還遠遠不能滿足發展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持專業證書農民只有14.86%,小學及未上學人數占農業勞動力一半以上。

  農業是“四化”中的短板,“三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助推效應有待提升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是新時期的戰略要求,尤其要加強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推動作用。一是城鎮化建設中“以城帶鄉”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成效還不明顯。二是信息化對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支撐作用有待提高。三是工業化建設“以工促農”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成效尚須強化。

  規模經營水平不高,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有待完善

  江蘇適度規模經營水平走在全國的前列,但農業小規模、分散經營狀況仍較為突出,農戶參加合作社比重與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同時,農村現有的農業經營組織與現代企業制度仍有較大差距,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的要求日益迫切。

  以下因素是江蘇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程度和生產經營體系有待改進的主要原因:第一,土地流轉不暢。第二,新型農業生產組織法律地位不明確,影響了規模經營和經營體系的完善。第三,集體經濟組織法律地位缺失,影響其規模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編輯:付鵬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 農民 發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亚洲欧美在线第一 | 亚洲小电影在线观看的网址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