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你言我語
鄭州農民工安置點被拆除 多人再次蝸居立交橋下
央廣網鄭州10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現在住在城市里的大多數人,基本上都不會因為找不到一個遮風避雨的住所而發愁。但是,有些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朋友卻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而被迫暫居在城市寒冷的立交橋下蝸居。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劉紅衛這個名字,這個鄭州的外來務工人員,在2012年,曾經因為露宿街頭而被凍死在立交橋底下。事件發生后,城市的管理者成為了輿論的被告。相關報道,現在都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
為解決來鄭州務工人員的住宿問題,鄭州市政府于2012年在鄭州東區與市區內設立兩處農民工安置點,然而近期,這兩所安置點卻被悄然拆除,多名農民工只能再次躋身立交橋下,安置點為何拆除,農民工的利益由誰保障?
昨夜9點,鄭州夜里的氣溫在10℃上下徘徊。雖然已值秋季,但在鄭州中州大道農業路立交橋下,卻簇擁了不下百人。記者在這里看到,橋下的空地已被各式各樣的鋪蓋卷占滿,大家伙兒或是在被子里睡覺,或是玩著手機。記者了解到,在此寄宿的人大多都是在鄭務工的外來零散農民工。據一位家在河南焦作的農民兄弟介紹,他是10月1日來到鄭州尋求一份飯碗,但至今仍沒有找到工作,由于初來乍到加之經濟并不寬裕,露宿橋頭也成了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記者:睡在橋下冷不冷啊?
農民工:當然冷了,可你啥法了,住賓館太貴,別的你又沒地去,給這好賴能避個雨。等找到工作再說吧。
前年冬天,來鄭打工人員劉紅衛凍死在鄭州中州大道立交橋下,悲劇發生之后,中州大道農業路立交橋下和東風路立交橋下的農民工,就分別被豐產路街道辦事處和如意湖街道辦事處安置到了兩處免費農民工安置點。然而時至今日,記者卻發現這兩處安置點都已經被拆除多日,造成了許多來鄭打工者居無定所。
好不容易設置的安置點為什么會被拆除呢?記者聯系到了其中一個安置點——如意湖街道辦事處。據鄭州如意湖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軍朝介紹,由于當初建設農民安置點的土地屬于其他單位所有,如今應其要求已將安置點改為綠地公園。至于是否會在別處設置安置點,王軍朝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王軍朝:那個當時本身就是借用別人的土地,現在我們那個地方要綠化了,人家現在都已經收回去了。你給我們區里打電話吧,近期來沒有接到這方面的通知。
對于相關部門的做法。河南天基事務所律師李華陽表示,土地所有人擁有相關使用權,因此拆除安置點的做法從法律層面來說并無不妥。但從情理上來講,農民工為這個城市的建設奉獻著自己的一切,自己卻沒有一個落腳的地方,確實讓人心酸。
記者采訪中發現,多數農民工對安置點的建設并不認同,他們坦言即使是安置點沒有拆除,他們有很多人也不選擇居住其中。究其原因務工者王大爺說。
王大爺:還不如在工地上呢,你把安置點設在那找不到活,來回也不是麻煩嘛,你要去那了來回算上都得多干一個小時,想歇歇都歇不成,沒活我就回老家了。
除了在施工工地居住,更多露宿街頭的務工人員都集中在鄭州市區周邊各大立交橋附近。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地負責人介紹,除去經濟上的窘迫,這些農民工也有自己的理由。
農民工:在橋底下你可以給人家干零活,撞車卸車啥都管干。他們給你要價要的高,比如說干防水,正常是5塊錢一平方,他們現在都是要十幾。都是幾天都拉不住一個活。
對于在橋下寄居的農民工,社會各界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不管出于何種目的,風餐露宿實屬不易,此類群體應得到社會的同情與幫扶。但也有一些人表示,睡在橋頭只不過是他們的一種謀生手段,并不需引起過大的關注。
律師李華陽認為,對于外來務工人員的安置問題,政府應該開動腦筋,動員社會各界可以聯合的力量,為農民工營造出一個擋風遮雨的住處。李華陽還表示,雖然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于農民工的幫扶力度已在逐步加大,但臨時救急的做法已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在他看來,政府必須建立長期有效救助機制,才能夠使問題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李華陽:好比我們的紅十字會,慈善機構能不能發揮主導作用,號召社會騰出更多空閑的房子讓農民工居民,建立起一個長效的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
(原標題:鄭州農民工安置點被拆 多名農民工再次躋身立交橋下)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鄭州農民工安置點被拆除 劉紅衛 蝸居立交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