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黃賓虹:從不曾缺席的“色彩”
導語:談到黃賓虹的繪畫尤其是山水畫,一般都會用“黑密厚重”、“渾厚華滋”來形容。還因為其早年山水畫較疏淡清逸而稱為“白賓虹”,以凸顯其晚年“黑賓虹”之“黑”。然而黃賓虹的山水畫不僅僅是黑,從早期的“淺絳”到“青綠”,以及晚年“水墨丹青”的作品,設色的角色一直都存在。只是無論“水墨”還是“淺絳”“青綠”,皆是筆墨即“書法用筆”所引領(lǐng)的,以致于我們在討論黃賓虹的“黑密厚重”時,幾乎將他的設色忘記了。
不同年代的黃賓虹
黃賓虹的“用色”
之所以將黃賓虹的“色彩”單獨拿出來討論,還緣于浙江博物館舉辦的“高山仰止——紀念黃賓虹誕辰150周年”大展中的一個專題《山色渾融——黃賓虹設色山水展》。“我們說‘黑’是黃賓虹最大的特點,然而近年來浙博舉辦的一系列展覽,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水墨系’,在這次揀選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黃賓虹的設色作品也不少。研究黃賓虹,少了‘設色’這個視角是不完整的。他在水墨上下的功夫最大,設色則交融于水墨之中,有時我們會看不見他的顏色,其實是墨與色交融了,色彩在他的山水畫中從沒有缺席過。” 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黃賓虹大展策展人駱堅群告訴雅昌藝術(shù)網(wǎng)記者。
然而,黃賓虹的“用色”之道是什么?他的“設色山水”與“純水墨的山水”之間有著怎樣的區(qū)別,之間的聯(lián)系與演變過程又是怎樣的?杭州黃賓虹學術(shù)研究會顧問、著名美術(shù)評論家鄭竹三和杭州黃賓虹學術(shù)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趙軍都認為:黃賓虹的色彩是從青銅器中來的。“因為黃賓虹在上海開過古玩店,他大量收集青銅器,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了青銅器那種斑駁的顏色,即‘紅斑綠銹’,所以他的山水畫主要是這兩種顏色,陰陽對比,紅的是暖色,綠的是冷色。從學術(shù)上來講,黃賓虹是對姐妹藝術(shù)的借鑒,既是對傳統(tǒng)文脈的繼承,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了新的色彩美,這和他的生活、經(jīng)歷都有聯(lián)系,所以說一個人離不開自然,這也是黃賓虹的智慧,他吸收了可用的東西。” 杭州黃賓虹學術(shù)研究會顧問、著名美術(shù)評論家鄭竹三先生解釋說。
而對于黃賓虹山水畫中色彩的重要性,資深黃賓虹研究者童中燾先生則認為:黃賓虹的山水畫還是以筆墨為主,色彩僅僅是起輔助作用。這一觀點,杭州黃賓虹學術(shù)研究會會長楊成寅也表示贊同:“黃賓虹花鳥畫的色彩比較有名,山水中用得少一些。因為黃賓虹認為畫是‘筆墨章法氣韻俱勝者為上’,他追求渾厚華滋,渾厚相當于陽,華滋相當于陰,他講陰陽互補,但是強調(diào)以渾厚為主,渾厚又華滋,以剛為主,剛中帶柔。他是以筆墨作為渾厚,華滋作為色彩,所以應該是有主次的,筆墨為主,色彩是輔助的作用。”
而中國美術(shù)學院國畫系教授吳山明則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作為一個山水畫家完全是按照看到自然時的狀態(tài),想設色就設色,沒有必要將黃賓虹的山水分成這種狀態(tài)。“我上初中的時候,看到黃先生在杭州北山路寫生,拿著一個小本子,邊走邊看邊畫,他不是對景寫生,主要是看山的‘勢’,他的‘寫生’概念是把主觀和客觀的東西結(jié)合在一起,所以即便是設色,也不是對景寫生,他畫一個秋景,就是秋景的組織方式,畫一個春景就是春天景色的寫生方式,而且中國畫的顏色有點象征性,如果講黃賓虹的顏色,它是帶有象征意義或者內(nèi)心化的東西更多,這其中主觀的因素較多。”
從現(xiàn)有黃賓虹留下來的作品來看,30年代前后,黃賓虹有較多的設色山水。“如果沒有色彩,黃賓虹用純水墨已經(jīng)將山水畫畫得很精微了,但是如果有了顏色,他就要想顏色該怎么用?其實色彩一直是跟著他的繪畫路線在走。” 駱建群一語道出黃賓虹的用色法則。
“濃墨法”——解開墨、色關(guān)系的一把鑰匙
淺絳山水
以用筆、水墨為主導看畫史,即丹青設色的進展取決于筆墨法的進展。“在黃賓虹論筆墨法的著述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重要的拐點,即‘濃墨法’”。駱堅群告訴記者。“黃賓虹認為:從晉唐到宋多用濃墨,元人以來淡墨漸次當?shù)溃@在所有的史論書中都沒有人談及,只有黃賓虹這么說,黃賓虹推崇的是一種觀念性的敘述,其意在借古意而變法,而第一個突破口就是‘濃墨’。”
找到了突破口,黃賓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生。“黃賓虹一直追求的就是山水的渾厚華滋,但是早年很困惑,苦思冥想沒有方法。70歲前后的十年游歷寫生,這是他繪畫上產(chǎn)生飛躍的契機,其最大的收獲,就是從真山真水中證悟了晚年變法之‘理’。”楊成寅談到,還向記者講述了兩次證悟發(fā)生的游歷:“瞿塘夜游”和“青城坐雨”。
“瞿塘夜游”發(fā)生在1932年,一天晚上,黃賓虹想去看看杜甫當年在此所見到的“石上藤蘿月”。他沿江邊朝白帝城方向走去,月色下的夜山深深地吸引著他,于是在月光下摸索著畫了一個多小時的速寫。第二天早晨,黃賓虹看著速寫稿大聲叫道:“月移壁,月移壁!實中虛,虛中實。妙,妙,妙極了!”
1933年的早春,黃賓虹在漫游青城山時,豪雨驟至。路人紛紛奪路急避,唯黃賓虹徑自仍往山中行去,并挑得一寬闊的山巖坐下來,細賞山色變幻,偶然看到雨點滴在白色的墻上,雨點和墻面接觸以后暈散的感覺,令其領(lǐng)悟出‘雨淋墻頭’。第二天,他連續(xù)畫了《青城煙雨冊》十余幅,他要找到“雨淋墻頭”的感覺。雨從墻頭淋下來,任意縱橫氤氳,有些地方特別濕而濃重,有些地方可能留下干處而發(fā)白,而順墻流下的條條水道都是‘屋漏痕’。”
“經(jīng)過這兩次頓悟式的游歷后,雨山、夜山成為黃賓虹最最經(jīng)常的繪畫主題,他通過濃墨法,用夜山圖的方法,來學習、闡釋宋人畫的‘層層深厚’,此后,黃賓虹的山水也上了一大臺階,渾厚、華滋成為其美學上的自覺追求,漸漸自成一格,畫面風貌逐步轉(zhuǎn)向‘黑賓虹’時期。我們也從中找到了黃賓虹山水畫‘黑密厚重’的重要原因。”駱堅群說道。
1934年,黃賓虹寫下一篇《畫法要旨》的文章,總結(jié)出“五筆七墨“,其中墨法之首即為濃墨。從觀念上、技法上、寫生上解決了他想要的東西。
墨、色“渾融”
清人王東莊稱之為“作水墨法,墨不礙墨,作沒骨法,色不礙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黃賓虹稱其為“此善言積墨法者也”。“黃賓虹論畫法不單列‘用色’,然每論墨法皆及用色。在七墨法中,按照黃賓虹的邏輯,濃墨為首,而宿墨因脫膠而墨性已變,黃賓虹認為‘宿墨厚重處,正與青綠相同’,同時,失膠后的宿墨呈暖調(diào)的灰黑色,與未脫膠脫墨汁的亮黑形成豐富的對比關(guān)系,使墨色更豐富而且可以‘墨不礙墨’了。”駱堅群首先為我們解釋了宿墨在山水畫中的用途。
從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來看,30年代前后,黃賓虹開始出現(xiàn)較多的設色畫作,并且發(fā)生了轉(zhuǎn)折。而在80歲前后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墨與色正以他的方式達到某種融會。駱堅群告訴記者:“70歲之前,黃賓虹是以水墨為主進行思考與實踐的。到了70歲以后,他開始在文章中大量討論色彩。在他看來,元代崇尚淡墨以后,淺絳設色開始成為水墨的附庸,他在‘白賓虹’時期也是如此。”
那么,黃賓虹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由淺絳中走出來呢?駱堅群表示,在他提出濃墨法以后,重色丹青才有可能出現(xiàn)。“他后期的作品設色都是以礦物顏料為主的,色彩非常鮮明亮麗。有人將其和西方繪畫對接起來,那不是因為他借鑒了西方,而是他從自身的‘變法’探索中,獲得了與西方繪畫色彩對話的可能,讓觀眾驚嘆中國畫的設色可以這么強烈。而由于他的重色丹青與濃墨法融合得這樣自然而然,導致人們在討論他的‘黑密厚重’時,幾乎把他的設色忘記了。”
“70歲前后的黃賓虹,經(jīng)十年的游歷、寫生、教學著述,觀察、思考、實踐皆趨于成熟之際,有一個經(jīng)歷,透露出當時有關(guān)設色的思考:1938年,黃賓虹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及:此次南歸有歐洲朋友同往,此歐洲朋友對他所臨擬宋人的青綠山水表達欣賞。就在那個時間段,他開始畫一些傳統(tǒng)的小青綠山水送給朋友,說明黃賓虹已經(jīng)在醞釀濃彩點綴的丹青。”
黃賓虹在北平時,給朋友信中談及,北平畫界,多工筆設色的“北宗”風,并在他的文集《講學集錄》中開始大量談用色。“黃賓虹的用色是從重墨開始的,丹青重色,是他在北平期間定下來的目標。這一時期,他以‘金文入畫’,因為唯有‘金石用筆’,能將焦墨、宿墨的表現(xiàn)力發(fā)揮到極致,也唯有焦墨、宿墨與魏晉唐宋以礦物顏料為主的重色青綠相得益彰。”
“宿墨以暖灰調(diào)豐富了水墨的黑色系,甚至有了西方繪畫的立體感。黃賓虹將不脫膠的墨和脫膠的墨進行疊加,因為宿墨可以呈現(xiàn)出各種層次的灰,這種灰色調(diào)可以與各種墨法相融,不僅可以增加厚重感,還可以增加各層次細膩的色相。所以在展廳中看到有一些好的作品,就是特別黑的焦墨、宿墨疊著很重的丹青色,一點也不亂,越看層次越豐富,那就是黃賓虹的手段。”
所以在黃賓虹晚年最極致的“渾融”之作必少不了宿墨,當老朋友陳叔通來函索畫并聲明請畫 “疏林遠岫”,黃賓虹奉上的正是這種墨色渾融的茂林峻嶺,陳叔通再函聲明請老兄為畫“疏林遠岫”,不要“宿墨山水”,但黃賓虹仍徑自濃墨、宿墨,仍青綠、丹赭諸色放筆寫去,積點無數(shù),渾融一片,不能自已。
盡管,人們總喜歡用“黑團團里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這兩句詩來形容黃賓虹晚年的水墨創(chuàng)作。然將水墨與丹青進行融合的“墨不礙色,色不礙墨”的渾融,也是黃賓虹留給我們的魅力。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黃賓虹 花鳥 誕辰一百五十周年 浙江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