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越王勾踐劍京城亮相 國博呈現荊楚文化之魂
眾多文物展示荊楚文化
在本次文物展中,值得關注的文物并非只有越王勾踐劍一件。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青銅容器為主,全面展示這一歷史時期湖北地區青銅文明格局、體系以及禮制文化特點。其中,商代的“天獸御”青銅尊、西周的獸面扉棱提梁青銅卣、春秋的“隨仲羋(mǐ)加”青銅鼎,以及戰國青銅鹿角立鶴、越王勾踐劍等,充分體現了湖北地區先民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而集中展示湖北地區出土商周樂器的部分則為此次展覽再添光彩,包括青銅質地的編鐘、鼓,漆木質的琴、瑟、排簫、笙,以及石質的編磬,為先秦禮樂文化的實物再現,展現了早期中國音樂文化的基本面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件商代的獸面紋青銅鼓。據介紹,這件國寶級文物是現存最早的青銅鼓之一,距今約300多年。目前存世僅兩件,另一件收藏于日本京都皇家博物館。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江河縱橫,湖泊密布,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就聚居于湖北江漢之濱,篳路藍縷,開拓山林。公元前15世紀,商王朝在盤龍城設立軍事重鎮,以此為據點向南方開拓疆土,湖北自此成為商朝南土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周建國,大批姬姓、異姓貴族陸續受封于江漢地區,并帶來了濃郁的周文化。
春秋時期,中原王朝勢力衰微,楚國異軍突起,勢力緣漢水北上,在蠶食“江漢諸姬”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形成以楚國為核心的文化形態。進入戰國時期,別具一格的楚國文化隨著其疆域的擴大而迅速擴展,對當時和后世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正是在與周邊民族交流、碰撞、融合中,湖北江漢地區的先民們創造了影響深遠、瑰麗璀璨的楚國文化,使中華文明的內容更加豐富,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付裕、陳璐陽)
圖片來源:國家博物館
本文為人民政協網原創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付裕
關鍵詞:文化 越王勾踐 湖北 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