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那些離去的政協“洋委員”
外裔政協委員何時出現?
據媒體報道,國際友人進政協,源自馬海德向胡耀邦提出的建議。馬海德出生于1910年,是阿拉伯裔美國人。
馬海德早年就投身于中國革命 ,在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后,他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他曾任衛生部顧問,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據介紹,直到國際國內形勢劇變,馬海德才于1978年進入第五屆政協,他也是最早成為政協委員的外裔人士。任政協委員后,馬海德曾借著一次向時任總書記胡耀邦匯報的機會,提出:可否讓一些外裔人士加入政協?
隨后,1983年的六屆政協新增了十多名外國血統的委員,馬海德和愛潑斯坦當選了政協常委。而沙博理、漢斯·米勒、陳必娣等都是在那一年成為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系教授周淑真對記者介紹,1957年開始,“反右”運動使得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改革開放后,從第五屆政協開始,我國恢復統一戰線的思想和路線,在政協中也得到了具體的體現。也就是那時,一些對我國民主革命及建設時期做出貢獻的外裔人士被推薦進入政協。
哪些外裔人士曾任政協委員?
記者梳理發現,外裔政協委員大都經歷了中國的民主革命階段,并且在某一領域頗有建樹。
如1937年1月,馬海德醫生就被毛澤東任命為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衛生顧問。新中國成立后,他曾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并致力于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教研部主任李金河對記者介紹,政協委員一方面是政黨政治精英,另外就是社會各界的代表人士即社會精英。
在他看來 ,外裔人士被推選為政協委員與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是不可分割的。
“外裔人士進入政協是一種政治安排。這就是要反映不同的訴求,促進科學執政。”李金河說。
在周淑真教授看來,外裔政協委員本身的專業特長,使其能夠成為中外文化、科學、語言等交流的橋梁。
盡管加入政協時普遍年事已高,這批“洋委員”們依然對參政議政表現出極大熱情。一個例證是:2001年初,剛病愈出院的傅萊堅持參加當年政協會議,因為“要討論‘十五計劃’,很重要”。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黃友義對沙博理 2002年提出的一項提案印象深刻。當時,這項提案被媒體稱為“兩會上最極端的意見”。它的標題是:尼古丁是對人民極其有害的致命毒品,因此種植、生產和銷售卷煙都必須予以禁止。
這項禁煙提案顯得過于超前。黃友義認為,這跟沙博理與國外保持密切聯系有關。
“洋委員”們提出的提案,大多跟他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例如馬海德提出加強麻風病防治宣傳,還建議允許麻風病治愈者結婚,李莎則提出改革中國俄語教學現狀,這些提案都得到了相關部委的回應。
編輯:羅韋
關鍵詞:政協委員 中國 沙博理 全國政協 洋委員 馬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