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一位政協委員的“個性化”議政
我是常州大學的一名教授,隨著高校學生的急劇擴招,我所承擔的教學科研工作越來越重,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作為市政協委員,異常繁忙的本職工作又給參政議政工作帶來了時間和精力上的雙重壓力。這種“雙重身份”是政協委員所特有的。如何不負眾望、揚長避短,履行好政協委員的職責,是每個政協委員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政協委員不僅是榮譽,更代表了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一份責任。這是我10年政協履職經歷中最深的體會。
對政協委員來說,大至國家方針政策、社會熱點,小到一個地區的中心任務、社區難題,都可以從中捕捉信息,形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我認為,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是前提條件,有一顆時時關注時事、民生、社會的心是必要條件,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是補充條件。這樣,才能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一些客觀、科學、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我們的建議才配稱作“真知灼見”。
首先,拓展參政議政視野。一方面,政協委員平時應當養成注重積累、記錄和思考的習慣。如果在開政協大會前突擊寫提案,往往會因為時間太緊張,來不及搜集素材和進行周密思考,導致提案草草交差甚至無法寫完而就此擱淺。提案的功夫在平時,需要日常注重學習,善于吸納各方面知識,深入了解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基本情況,同時要了解地方黨委、政府在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中所開展的重點工作和進展情況,要注重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中了解工作動態,發現社會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另一方面,政協委員要以專業為基礎,發揮特長。可以向其他學科拓展、輻射,但要注意所輻射的方向應更具社會性,最好是文理交叉學科、綜合學科或專業性較高的邊緣學科,如環保與生態、循環經濟、新型農業、企業自主創新等。
其次,探索“個性化”議政方式。這個“個性化”不是指獨樹一幟或標新立異,而是指適合委員自己。多年來,我通過實踐積累,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參政議政六步驟”,即:關注現象發現問題——找準切入點——搜集資料———將問題與自身結合———確定選題———撰寫提案。比如,10年間,我曾圍繞“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方方面面,通過實踐“參政議政六步驟”,撰寫了《關于加快我市城市垃圾產業化的建議》《關于盡快建立我市廢舊電池回收體制的建議》《關于我市醫療危險廢物處置現狀及其進一步加強管理的建議》等11件提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答復,部分建議已經得到落實。我的專業是機械工程與機械設計,1998年我公派訪美期間的主要研究內容是“機電產品的可拆卸性設計”,回國后研究電子垃圾的處置方法,繼而對廣泛的城市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處置方法有了了解,進一步對食物垃圾、醫療垃圾的產生以及處置方法進行了研究。在歷經了五六年的素材積累、信息處理,我才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置及利用”這一問題逐漸形成了較為專業的建議,隨后的提案才能水到渠成。
第三,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指的是要量力而行,既不能強出頭,也不能越俎代庖。通俗說就是三句話:不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不做做不好的事,不做群眾不關心的事。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要發揮自身優勢,突出特色,選準角度,找準切入點。凡是黨政急需、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政協委員都要納入視野,但更要學會從中抓住重點,整合資源,集中精力和力量,提出一些超前創新的策略和建議。這樣,才有可能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
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更應該真實地反映各方利益訴求,緩和因利益關系調整所帶來的矛盾;更應該客觀、公正地向政府建言獻策、引導社會各階層同心同向同行。每一位政協委員在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的同時,都應該成為敢講真話的典范、會提建議的專家。這就需要政協委員不斷探索和創新,提高履職盡責、參政議政的水平和質量,努力成為知識型、專業型人才,做人民滿意的政協委員。
(沈惠平系江蘇省常州市十、十一屆政協委員,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劉靜靜系民盟常州市委宣傳調研處科員)
編輯:羅韋
關鍵詞:政協委員 提案 議政 參政議政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