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曾華:為少數民族職校學生提供成長空間
建立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的教育補償制度
現行的教育經費撥付模式和教師管理制度不盡合理,導致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福利待遇明顯低于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向發達地區單向流動和教育薄弱地區師資隊伍建設日益困難的失衡局面。因此,一是要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待遇偏低的問題,建立以中央和省級財政為主體、民間資金為補充的教師專項基金,為長期工作在艱苦條件下的合格教師提供充分的津貼和生活補助;二是要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師資缺口較大的問題,由省級教育部門統一設置特聘/特崗教師計劃,選拔優秀教師和優秀畢業生到條件艱苦地區開展教學工作,項目教師的人事、檔案、工資、待遇等由省級教育部門統一管理負責;三是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成長困難的問題,在“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制度,優先為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提供免費的遞進式職業能力培訓或學歷教育。
推進以高質量就業為指向的職業教育建設
少數民族地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盡快提高區域發展水平的重要支撐,也是讓受教育者盡快獲取教育收益的直接模式。德國的分軌制教育,對少數民族地區快速推進產業發展具有借鑒作用。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要給予學生升學教育以外的成長選擇。針對具有某種職業潛能且無意于參與激烈高考競爭的學習者,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小學后實科教育,讓學生通過初級的職業規劃教育,合理確立自己今后的受教育類型;二是要提供學生成本收益最優化的受教育機會。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和學習背景條件普遍偏低且亟待盡快獲取教育收益的狀況,以區域發展人才需求為導向,建立和改建一批達到國家建設標準的職業教育專門學校,并通過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來加強課程建設,高質量、高效率培養高技能人才;三是預留學生繼續成長的教育空間。針對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受教育需求必將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提高的趨勢,一方面通過深化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改革,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高考錄取率,另一方面基于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框架體系,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和對口升學考試招生制度,讓職業教育體系實現“全程貫通”,為選擇職業教育的學生提供充分的成長空間。
編輯:羅韋
關鍵詞:學生 教育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