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馬云:沒有節操和底線,不可能走到今天
在這個社會上,永遠有很多人沒有節操、沒有底線,因為我們國家人口多,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導致差距也不小。但從整體來看,社會未來是好的;總體來講,中國也是好的。
談責任——想當“國家企業”,不為責任只為熱愛
其實,近幾年我們做阿里巴巴時沒有想過那么多,就只是想活著。剛創業時和18個同事湊了50萬元,打算熬10個月等融資,如果融不到資的話,估計我們就完了,大不了把我自己的房子給賣掉,然后去找工作。
那時候我們沒有想過所謂的責任感,沒有一個人天生有責任感。
和別的公司不太一樣,我們的18個創始人里面絕大部分是老師出身,有一點理想主義色彩。但是真正與“責任”掛鉤,是從早期一些海外論壇開始的。在達沃斯第一次聽到全球化,聽見社會責任,對我的影響很深。
有一次我去培訓中心,培訓老師在給銷售人員講銷售技巧:怎么把梳子賣給禿子。我聽了5分鐘,就把這個人給開了。因為這樣的價值觀是錯的,人家不需要的東西卻硬要塞給他,那是在騙人。人家需要的你才能給,要找到困難的解決方案。責任感是從點點滴滴開始的,積少成多。
最近,阿里在美國市場上遇到了集體訴訟。我覺得上市就不要怕這些,既然敢去,就要擔當起這個責任,而且我并不認為這是個壞事。通過打官司,能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我們,我們也能了解新的環境,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當然,這個是因為所謂的白皮書搞出來的,它認為中國政府隱瞞了,所以這個問題還會再持續下去,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真正面對全世界的職責檢查和挑戰。
阿里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其實在座的每個人都未必能說得清楚。盡管如此,本質上我們還是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國家企業,代表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創新人,代表不斷的挑戰,以及社會文化體系參與實體經濟的體制。國家企業的概念是什么?韓國的三星是韓國的國家企業,奔馳是德國的國家企業,蘋果是美國的國家企業,寶馬是英國的國家企業,中國在這個時候需要誕生一批代表中國的企業,而我們希望成為,雖然現在離這個標準還很遠。我們今天有機會做這樣的事情,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因為熱愛,做成以后還能早點退休,真是這樣。
談安全——能走到今天的互聯網企業,一定有節操有底線
關于安全,大家最關心兩個因素。
一個是hacker attack,網絡的黑客攻擊。阿里巴巴云計算,現在平均每天要受到3000萬次攻擊。另一個是secret,數據的隱私問題。其實所有人的行為都是被記錄的,只是看它什么時候會被挖掘出來而已。互聯網只是機器,它本身對你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有人才對你有興趣。首先,隱私問題一定會找到解決的方案;其次,我們這個社會會變得越來越沒有隱私,人類要不斷地自我調整。
有人說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沒有節操,沒有底線,我認為它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為有節操、有底線,否則早就沒了。但是,互聯網企業也是任何人組織的企業,“七人之間有混蛋,六人之間有人杰”,這個社會學概念是指,隨便找7個人關在房間里,幾小時之后就會發現其中出現了混蛋;而把6個人放在房間里觀察,3個小時就會出現一個領導者,這是人類社會學概念,不可能畏避。所以,中國社會13億人中大概有30%的人就是混蛋,包括你自己。我做10件事情中,有3件也可能很混蛋。人生下來就有善惡兩面,文化就是發揚你的善,控制你的惡,但不等于沒有惡。阿里巴巴現在有3萬員工,理論上有30%的人會做愚蠢的事情,總數將近1萬,但可以制度、體系、文化技術等等來發揚善、控制惡。大公司能走到一定的規模,一定有獨特的原因。
人類有兩種排泄物,一種是有形的,另一種則是無形的情緒排泄,比如憤怒。今天微博和微信上充斥著很多情緒排泄物,也奇臭無比,但它有存在的必要,至少讓人有地方可以排泄,但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去攪一攪。
所以,并不是互聯網沒有底線。在這個社會上,永遠有很多人沒有節操、沒有底線,因為我們國家人口多,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導致差距也不小。但從整體來看,社會未來是好的;總體來講,中國也是好的。
談互聯網生態——在封閉與開放之間,要有一個度
有人說中國的互聯網是局域網,認為阿里、騰訊、百度可能比較封閉。我覺得中國互聯網并不是一個局域網,它發展到今天為止,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互聯網用戶,但是它有自己的特色。在短短30年來,中國取得了這么長足的進步,但還是一定要尊重一些東西,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要肩負的責任。要正視中國目前的互聯網環境,它會慢慢好起來。
至于三大BAT公司之間,什么是競爭,什么是開放,也要有個度。公司走過開放的誤區,完全打開,開和放的關鍵在于你要知道什么東西不能開放,剩下的才能開放,就像監管一樣,什么底線是不能碰的,其他都可以搞,如果說沒有底線和原則,那就麻煩了。所以三家BAT之間,開開放放、合合收收都是個過程,開中有合、合中有放,這是核心的思想。所以有的時候,對手放開一點,我們進攻一些;有時候情況則是反過來的,這很正常。如果不這樣競爭,不這樣努力,我們很快就完了,BAT一定會倒霉的,一定會沒有的。而且優勢可能就沒幾年,所以每家公司都必須非常努力,才有可能。
談競爭——不一定要找對手,競爭是商業中的樂趣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實力,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文化特色。就幾年來,我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看到人家微信做得好,以前覺得自己也該干一干,現在覺得應該給人家鼓掌,這兩種心態都正常。
美國文化以基督教育為主,它強調一定有對手,你要么信,要么不信;而我們的佛教講包容,道教講融合,儒家講規矩,都不一定要找一個對手。這個社會也有新的商業文明,今后競爭一定是一種是樂趣,是商業中一種很重要的樂趣。
目前來講,我覺得BAT之間的關系還是很健康的,但是毫無疑問,這三座大山也不是永恒的,我相信再過幾年,中國互聯網界也可能會有大的變化,大家各登幾年而已。只是在這幾年內,我們有這個榮幸和福報,可以影響更多人的生意和事業,讓這些人10年后能說起當年的阿里巴巴和淘寶,那就已經是最大的回報。
談腐敗——認真做事不干壞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阿里巴巴絕不是一家“大而不倒”的企業,在中國,政治局常委都能因為貪腐而被摁下來,哪個企業可以大而不倒?瞎扯。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去當這個,不去當那個,他們認為只有擁有政治身份才能獲得某種保護。而我認為,只有敬畏這個社會,感恩這個時代,只有認真真真做事,不干壞事,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而違法亂紀,就一定會受到監管部門的懲罰。
聚劃算的腐敗案,是我們自己處理以后公布出來的。沒有一家公司,敢把自己的丑聞對外公布,我們是最早這么做的。腐敗現象在哪個組織和團體都有可能出現,只是你敢不敢把它放在陽光底下曬,讓全社會來監督?
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有三個重點:一是利他,二是透明,三是擔當。沒有這些東西,根本不行。雖然我公司也充滿了各種各樣問題,但是畢竟這公司還年輕,還在不斷完善、不斷進步,這是未來的希望所在。
談教育——中國的“教”沒有問題,“育”有問題
中國的教育,教一點問題都沒有,是育出了問題。中國教出來的學生都已經到哈佛大學去了,考試也有很多人考得很好,教已經教出花來了,所以它是沒問題的,育才是一個大問題。育是文化,育是加強,育就是讓孩子會玩、能玩、有時間玩。我的考試從來沒有好過,但也沒有爛過,高考也是敗,初中也是敗,小學也是敗,找工作三十幾份都沒有被錄取,所以現在我們招聘員工也很少看簡歷。簡歷有什么用,如果光看簡歷的話我連工作都找不到。
我們公司很多人,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的知。教育的教是知識,知識培養智商,而這個社會很注重情商,情商就要家長在育上下工夫,讓孩子在玩,讓他與整個社會溝通和接觸,我們在這個方面應該多花點時間,我們阿里今后也希望是在育上下文章,而不是在教上。
近日,我接受證監會的邀請,分享了一些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觀點。以上為演講全文。
編輯:羅韋
關鍵詞:中國 企業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