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委員說
政協履職·委員說 | ?黨派新階層篇
薛平 青島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常委、康福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青島集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種業作為農業的“芯片”,對于確保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CEP的生效為我國種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RCEP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減讓、市場準入等政策有利于擴大我國種業的進出口規模,提升國際競爭力。結合RCEP各國的背景和發展趨勢,聚焦如何使青島市種業發展戰略目標實質落地,建議將“拿來”資源借力與本地優勢結合,提升青島市種業產業發展速度和質量。青島擁有自貿區、上合示范區、青島港、歐亞班列等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產業鏈優勢和政策優勢,以這些優勢作為基礎招引條件,與山東省種業集團等國有專業平臺公司合作建立產業基金,聯合爭取大北農、先正達、中農發等國家級種質企業來青建設國家級實驗室、育種中試轉化基地及其國家南繁北育分部等。建設一個集品種展示、信息發布、在線交易、物流跟蹤等功能于一體的RCEP國際種業數字交易平臺,利用該平臺機制與數字鏈路,為國內外種業企業提供一個便捷、高效的交易環境。充分利用RCEP框架下的知識產權保護條款,加強優良品種的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同時可以RCEP國際種業數字交易平臺加持,利用互聯網區塊鏈技術,逐步構建起品種“身份證”制度,為種業市場監管、種業科研企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重要保障。
王靜怡 青島市政協常委、民進青島大學主委、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青島的鄉村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過程中,鄉村經濟得到了巨大發展,相對之下文化建設短板明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鄉村尤為迫切。建議政府牽頭,高校承辦,發揮高校人才培養職能和教育培訓專長,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培育項目,為鄉村文化振興培養具有使命擔當、專業能力強的人才隊伍。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建設紅色文化傳播推廣項目,將高校紅色育人成果,引入鄉村,激活紅色大課堂,把音樂黨課帶到田間地頭,使其成為鄉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力量,增強鄉村文化傳承創新的信心和意識。利用好高校研究創新的引領作用,打造鄉土文化創新工程,號召高校師生大力開展鄉村調研和創新實踐,為鄉村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獻計獻策,讓鄉村文化走進大學的畢業設計,舉辦大學生鄉村文創大賽。政府、企業、高校與鄉村多方結對子,建立長效服務機制,針對性地開展鄉村特色文化的發掘,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成新時代內容豐富,百花齊放,鄉音鄉情濃郁的特色鄉村文化體系。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