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場景應用“百花齊放” 產業風景這邊獨好

——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亮點聚焦

2022年08月26日 09:58  |  作者:孫琳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重工業工廠機器人正在進行作業展示(1300516)-20220826093117

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圖為重工業工廠機器人正在進行作業展示。 記者 田福良 攝

炫酷的“外骨骼機器人”、耐高溫消防滅火機器人、意念操控的“靈犀手”、穿梭移動的“物流機器人”……在剛剛結束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場場科技體驗秀在展示機器人產品和前沿技術的同時,也讓現場觀眾感受到機器人融入千行百業后帶來的變化。

記者從此次機器人大會上了解到,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我國高度重視機器人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機器人市場規模也在持續快速增長。大會上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74億美元,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2%。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大會上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

積極拓展行業應用,產業持續發展創新,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呈現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機器人產業新勢力也正掀起行業新熱潮。

看這里——技術迭代 高精尖機器人百花齊放

你想象中的機器人什么樣?最前沿的機器人是怎樣一種水平?現在的機器人都有哪些新的應用場景?這些疑問都可以在每年一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找到答案。

在大會的展館里,一臺能拉花的AI機器人正在為觀展人員沖調郁金香花型拉花咖啡。AI機器人一只手握住紙質咖啡杯放到咖啡出口處,另一只手抓住牛奶杯把手,用手晃一晃便將牛奶倒入咖啡杯中,僅用75秒時間,就完成了一杯郁金香花型拉花咖啡。

在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高精尖創新中心展臺,一臺自重30余公斤的四足機器人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目光。在工作人員的指令下,這臺四足機器人原地騰空躍起1.2米高,妥妥地完成了“跳高”表演。

據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張偉民介紹,這“炫技”背后是科研團隊歷時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持續創新,其中支撐機器人的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關鍵部件都是團隊自主研發的成果。

而近年來,伴隨著醫療行業智慧化發展,醫療器械智能升級已成為趨勢。其中,醫療機器人更是在政策和技術等因素推動下按下了“快進鍵”。在本屆機器人大會上,我國自主研發的醫療機器人就相當矚目。

腔鏡手術機器人被譽為機器人領域王冠上的明珠。在術銳公司的展區,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的精湛技藝得到現場觀眾的稱贊。這款手術機器人的“蛇形臂”仿佛人類靈活的雙手,可以輕盈地撥開一枚鵪鶉蛋的蛋殼,蛋體卻完好無損。

展臺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款由我國自主研發、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應用了可形變對偶連續體技術,采用十余根鎳鈦合金,既可推又可拉,可360度任意彎轉。同時搭載獨有的蛇形臂手術工具,更接近于人手。

同樣,來自天智航的“天璣Ⅱ骨科手術機器人”也成了展會上的“明珠”,這款機器人不僅能廣泛應用于脊柱和創傷骨科手術,適應復雜手術應用場景,臨床精度還可達到1毫米以內。據公司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6月,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國內150余家醫療機構完成了近3萬例手術。

“機器人技術的不斷迭代,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新型產品,而機器人應用場景的愈加廣泛,也不斷催生出新的市場,并進一步促進了相關產品研發。”正如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所說,這一點已在本屆的機器人大會上得到了充分印證。

看特色——讓世上沒有危險的工作 特種機器人成“新寵”

在百花齊放的機器人“比武”競技場里,相較于大眾熟悉的服務型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在今年機器人大會的展館里,應用于不同場景的特種機器人成了新的“館紅”。

在史河科技公司的展臺,一個船舶除銹機器人正吸附在一面測試船板上“一絲不茍”地除銹。“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Highmate?V40水射流除銹機器人,基于柔性化永磁吸附底盤技術,具有高負載自重比和強曲面適應能力等特點,可替代人力從事高空作業,避免高危風險,同時還可實現除銹廢水100%回收,極大提升除銹效率與質量。”史河科技副總經理路保安介紹說。

據了解,傳統船舶除銹一般采用干噴砂作業,對周邊環境污染極大,噴砂工人塵肺患病率和周邊居民癌癥發病率居高不下。這款機器人則采用了超高壓水射流加盤式回收相結合的作業方式,將除銹形成的危廢泥漿通過真空采集器進行采集,繼而進行固液分離和重力分離,再經過多次過濾完成水資源循環利用,大幅度提高環保、清潔標準。

“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世上沒有危險的工作’。”路保安說。這也成了力升高科公司開展特種機器人研發的初衷。在力升高科的展臺,全球首發的高溫偵察機器人個頭雖小,卻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這款機器人最大亮點就是輕巧靈活,整體重量只有30公斤,消防員一只手就能拎起來。”據展臺負責人介紹,這臺耐高溫偵察機器人采用了耐350攝氏度高溫防護設計,可較長時間深入危險的高溫火場,第一時間獲取如災源位置、火焰蔓延狀況、結構坍塌程度等重要信息,從而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登山、徒步、救援……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特種機器人已開始越來越多地走入我們的生活。“隨著機器人技術升級和應用場景的廣泛,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而相較于娛樂和日常服務,特別是在應對突發事件、地震、洪澇災害以及礦難、火災、安防等危險工作中,機器人更應大有作為。”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陳立表示。

據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年均增長率已達到30.7%。預計到2024年,中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34億美元。可以預見,特種機器人已迎來新需求爆發的機遇期。

看背后——產業集聚支撐機器人跨越式發展

技術的不斷迭代成就了我國高精尖機器人的集體“炫技”,產業集聚式發展則支撐起了我國機器人的產業高地。

從中國電子學會提供的資料來看,目前,我國已將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作為重要工程,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而這恰恰得益于機器人產業集聚式發展所形成的集體攻關能力,以及區域全鏈條產業發展的集中優勢。

以機器人大會舉辦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近年來機器人關鍵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涌現,區域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活躍。“北京經開區已布局了60多個智能工廠,大力發展智慧工廠、黑燈工廠,為物流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賦予了更多應用場景。”據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經開區通過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和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打造了具有創新力的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聚區,為機器人產業“劍指”高端提供了良好土壤。

而在廣東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展區,10余家佛山企業組團參展,也讓觀眾感受到了佛山機器人產業基地集聚式發展的重大成果。

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三龍灣)管委會對外合作局副局長李杰告訴記者,作為佛山發展機器人產業的“主陣地”,三龍灣目前已擁有機器人及相關上下游企業(機構)超過50家,灣內工業機器人產值已約占全國市場規模的6%,并初步形成了潭洲會展片區和順德(北滘)機器人小鎮產業園(一期)等機器人產業集聚區。

三龍灣機器人企業集聚效益已日益凸顯。按照李杰的話說,面積僅130平方公里的佛山三龍灣現在已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新高地,2021年機器人產量突破1.7萬臺,產值翻番達到25億元。預計2025年,三龍灣機器人及相關上下游企業產值將超過200億元。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已提出,力爭到2025年,我國要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對此,上述受訪人士表示,在市場需求牽引、技術突破帶動、政策引導支持共同作用下,我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步伐正在加快,基礎能力正在提升,而產業集聚式發展也必將為我國機器人邁向產業新高地提供更好土壤。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8月26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機器人 產業 應用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资源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网站 | 欧美高清免费A√在线 | 久久免费最新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第63久久 | 重口AV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