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討論拖堂了?問題建議說得越細越好!
——圍繞宏觀經濟中的多個細節,這場會從下午開到了晚上
2022年上半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圍繞國民經濟發展中多個新熱點、新情況展開走訪調研。
一屆5年,一年4次,一般來說,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的委員,屆內有20次左右參與全國政協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的機會,其中預約發言8分鐘、現場互動發言5分鐘。私下聊起來,不少委員反映,他們發言時最怕觀點沒說完、計時器就響了。
但2022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讓大家感覺“很不一樣”——這場從下午3點開到了晚上6點10分的座談會,除了介紹情況嚴格“按表走”的國家統計局和全國工商聯的同志,以及表態“要把問題帶回去”的部委同志,現場7位預約發言和4位舉手發言的委員學者,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間還有幾位委員插了話。而令發言者“敬畏”的計時器全程沒響,“沉浸”式、多元化的經濟觀察討論角度,讓這場開在中國經濟“筑底回升”關鍵期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余音繞梁。
穩預期,把發展擺到更加重要位置,給企業吃下“定心丸”
穩經濟的關鍵點之一在于穩預期,即便這一預期中還包含諸多挑戰。
“我來自中關村,企業也已經營了38年。對企業來講,給予減稅降費當然很重要,但更需警惕思維定式所導致的風險。因為這種思維定式一旦被帶到其他經濟決策中,就會帶來不少麻煩。比如一些過去不算問題的問題,現在因為部門之間不能、不愿擔責而產生的相互推諉扯皮,反而影響到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因此要想提振企業家的信心,就需要重新認識和理解發展是硬道理,重新倡導為振興發展而應有的擔當文化。”雖然坐在會場偏后位置,但這并不妨礙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舉手發言。
以王小蘭為代表的企業家身處創造GDP一線,商場風雨中他們勇立潮頭。此時此刻,政策能夠給予他們的,又應該是什么?
“全年力爭實現年初提出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要求較高、挑戰不小。要實現這一增長目標,我認為首要任務是在繼續應對奧密克戎疫情沖擊的背景下,力爭形成一個比較確定、可預期的經濟運行環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當前穩住預期非常關鍵。
事實上,針對部分地區復工進展不及預期的情況,相關調查認為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因擔心又會遇到疫情管控“一刀切”、花出去的錢收不回來而不敢采購招工。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是不是能進一步將疫情防控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降到可預期、可承受、盡可能小的范圍之內,使得大多數經濟經營活動在大部分時間內是可以正常或者接近正常開展?”劉世錦提出,今年下半年經濟恢復,在修復信心、穩定預期方面,應當采取一些能夠落地、獲得感強的政策措施。
“發展是硬道理,這就要求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松發展,特別是當前,要堅決避免防疫‘一好遮百丑’的傾向,堅決防止只管防疫不顧經濟社會發展的不負責任做法。”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孫瑞標的觀點同樣來自對市場主體的多角度研判。
化風險,該出手時就出手,防止負面情緒蔓延
“我研究經濟多年,從未為房地產說過話。但當前,我認為對房地產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更大力度的支持。”據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說,最近他與這一領域的多位同志進行了交流,總的感覺是房地產市場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有的房企資金鏈斷裂,因項目停工還滋生出了不少風險。
房地產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從3月下旬以來,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土地成交總建筑面積有所回升,但同比仍呈下降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1%,制造業投資增長10.4%,而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4%。
對此,莊聰生建議,第一步先穩住預期。對不具備保交付條件的樓盤可以考慮由地方國企接盤,對爛尾樓樓盤維權應當在第一時間出手化解,防止負面情緒蔓延。
第二步要保障剛性、改善性需求,建議放松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限購,取消二線城市認房又認貸,下調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
第三步要支持供應端加快化解風險,到期債務應當給予適當展期,金融機構不要盲目抽貸、斷貸和壓貸,強化對穩健型企業的融資支持,開放更多金融工具的使用,滿足企業合理的開發貸等相關貸款需求。
幫企業,為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注入源頭活水,恢復市場主體發展信心
扶持企業,一定程度上就是穩投資、穩就業。但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看來,如果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問題不解決,讓企業感覺“不接單等死、接了單找死”,那么民間投資意愿就會被削弱,優化營商環境、恢復企業信心更無從談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在地方上開展了“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調研。
“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拖欠的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從拖欠主體看,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占比較高,特別是越到基層單位拖欠問題越嚴重,近年來,部分基層政府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既要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又要做好疫情防控,使得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往往顧不上清償中小企業欠款;二是從拖欠領域看,工程建設領域較為突出,特別是部分大型房地產企業賬款逾期問題凸顯,目前雖然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環境有所改善,但房地產企業資金面惡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轉。同時,一些大型企業承接項目后,分包給中小企業,也導致了‘上游拖欠、層層拖欠、相互拖欠’等‘三角債’問題愈加突出。”對此,苗圩建議在加大力度推動投資、穩定經濟大盤的同時,借鑒地方隱性債務化解試點和清理“三角債”的經驗,通過財政、金融手段籌集增量資金,以時間換空間,為化解拖欠、打通“三角債”鏈條提供源頭活水。
“拖欠企業賬款是個全國性的問題,這個老大難問題解決不好會抵消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效能,而且我覺得解決相互拖欠的問題應該把重點放在政府欠企業的、國企欠民企的、大企業欠小企業的賬款上,特別是在地方政府舉債管控要求越來越嚴的情況下,拖欠企業的賬款變成了個別地方政府騰挪的空間,可能會引發新的風險。要還地方政府拖欠的賬款,需要明確源頭活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抓緊時間發表了看法和建議。
促發展,培育新增長點,防疫同時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動起來!
發展是硬道理,那么穩與進之間又該如何兼顧、相互促進?
在長期關注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看來,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作用獨特,但近一個時期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的運行環境出現了一些變化,募資增速明顯放緩,投資能力和意愿下降。從這些變化中,肖鋼認為需要警惕一些苗頭或趨勢:“一要警惕在多重復雜因素作用力下,創投機構因看不準而觀望、甚至按下投資暫停鍵;二要警惕私募創投領域的升級分化洗牌,給科技創新型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直以來,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在發現和扶持“未來之星”式企業方面“天賦異稟”,我們看到,眾多專精特新“小巨人”背后都有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的影子,它們給予企業的不只是資金,還有引導企業甚至產業鏈向前一步的動力。
“當前,我認為有必要調動各類政策,激勵私募創投基金發揮在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讓其著力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助力創新創業早期企業。”給需要資金的企業匹配上合適的資金,肖鋼認為這是捋順企業發展邏輯的關鍵。
“我建議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平臺經濟發展、創新型領先企業發展方面出臺政策;支持數字經濟、綠色創新等新增長點發展,比如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支持數據要素更大范圍的流轉、利用,提升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優勢;在深化改革開放方面也要有標志性的動作,比如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民工進城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行業領域放寬準入、制度規則型對外開放等方面,采取有擴張效應、能提振信心的政策舉措。”劉世錦這樣說。
“培育經濟持續恢復的內生動力非常關鍵,為此我想提三點:一是支持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去年下半年以來平臺經濟的增勢明顯放緩,當前要加快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向常態化監管轉變,給市場主體以明確預期,同時鼓勵平臺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二是建議加大對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支持;三是建議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的改革,增強持續擴大消費的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的發言干凈利落。
聚焦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孫瑞標建議,當前應千方百計做好能源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統籌利用好國內外資源市場,加強煤炭電力生產的監測調度,進一步充實能源礦產品原材料等物資儲備,切實減輕中下游企業成本上漲壓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采取發放消費券等措施,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抓住學生暑假和國慶假期契機,大力促進旅游、住宿餐飲和文體娛樂消費,切實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方針,適時調整完善相關的差別化政策,促使房地產市場盡快走出低迷、健康發展。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