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劃定新路線圖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發布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王碩)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目標。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制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8%,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45%。
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集中體現,是新發展階段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數字經濟時代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扣合點。從總體看,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正處于走深向實的戰略機遇期,步入深化應用、加速創新、引領變革的快速發展軌道。
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加快,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4.6%、69.8%和74.2%,“十三五”以來分別增加9.2、14.9和12.2個百分點。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生態加速構建,有影響力的平臺數量超100個、設備連接數量超過7600萬臺套,數字化管理、平臺化設計、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建設制造強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階段,兩化深度融合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規劃》提出了“七六四四一”的重點任務。一是培育新型智能產品、數字化管理、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七種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二是推進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綠色制造、安全生產等六大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三是通過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支撐能力、推動工業大數據創新發展、完善兩化深度融合標準體系等四項工作夯實融合發展新基礎;四是激發生態聚合型平臺企業、示范引領型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四類企業主體新活力;五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升級、推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深化產學研用合作、提升制造業“雙創”水平,培育一個跨界融合新生態。為保證各項任務順利落地,《規劃》還部署了五項新時期融合發展的重點工程以及五項保障措施。
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指出,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個歷史進程的融合,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本質特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技術深刻變革條件下兩化融合的一個發展階段,也是當前兩化融合的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為此,《規劃》中對數字化轉型作出了專門部署,概括起來講就是“強企業、抓重點、厚基礎、建生態”。
即:一是不斷提升企業數字技術應用、軟件應用、數據管理等數字化能力,加快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二是以重點行業、產業園區和產業鏈供應鏈為突破口,以場景數字化為關鍵,通過發布工業場景數字化圖譜、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等舉措,加快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三是聚力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和應用水平,大力發展工業軟件和工業APP,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夯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和產業基礎;四是堅持標準引領,加快標準在重點行業領域的規模化推廣。同時,加強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包容普惠共享的數字化轉型生態。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融合 數字化 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