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讓老百姓放心地在家門口就醫
青島市政協“傾聽與商量”聚焦分級診療
人民政協網青島11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艷 通訊員 陳笑蔚 薄琪連 韓世剛 攝影 趙健鵬)“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被視為新醫改攻堅階段的重頭戲和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醫改當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為讓老百姓享有更公平、便捷、普惠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11月10日,青島市政協舉辦“傾聽與商量”協商活動,邀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與衛健部門負責人,從賦能基層醫療、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維度分享“破局”良策。
在加快促進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中,青島做了大量工作。市政協常委、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薄濤介紹,通過搭建基層全科醫師注冊平臺,青島在山東省內率先規范了全科醫師執業注冊,并逐步建立起適應醫改要求和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特點的薪酬體系和職稱評定制度;全市建成的41家互聯網醫院,有19家醫院接入市級“互聯網+區域影像診斷平臺”,正逐步實現醫療機構間影像檢查結果共享和遠程會診,群眾看病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委員們也注意到,三級醫院門庭若市、基層醫院門可羅雀的現象依舊存在。
“頭疼腦熱的小病也要找三級醫院專家看的‘高射炮打蚊子’現象和慢性病患者賴在病房不走等情況,影響了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嶗山區政協委員蔡學民分析認為,這反映出部分老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缺乏信心,他建議,以慢性病防治為突破口,制定慢性病的分級診療規范,明確慢性病在基層首診,并開通雙向轉診的快捷通道,以引導群眾轉變就醫觀念,真正發揮基層全科醫生和上級專科醫生分工協作、相互配合的作用。
“推動分級診療的關鍵還是要強基層。”青島市政協常委、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于華認為,無論大病小病都涌向大醫院的背后反映了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有限的情況,從三級醫院轉下去的患者,基層有可能接不住。對此她建議,加強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合格的全科醫學人才,補齊“缺人”的短板。
看到信息化互聯網醫院在助力分級診療制度落實的作用后,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療養院康復保健中心首席專家王曉青建議,進一步加強智慧醫療體系建設,打破醫療機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影像檢查結果共享和遠程會診,以起到對基層醫療機構疾病診治和技術提升的作用。
此外,委員們還關注到以“組”為單位確定醫保支付標準在助推分級診療發展中的作用,并以需要做闌尾炎手術的患者為例進行了詳細分析。
于華委員介紹,以往按“項目”付費時,患者手術所做的項目越多,總醫療費用越高,醫保支付的費用就越多,醫院的收益就越大;而實行按“組”付費模式,在支付額一定的情況下,患者做的檢查越多,醫院的收益反而會越少,醫院就會主動控制醫療費用,進而促進三級醫院減少接診基層醫療機構也可完成的此類手術。這樣一來,可以實現醫院、醫保、患者三方共贏,充分發揮三級醫院“看大病解難癥”的功能,推動分級診療真正落地落實。
醫療健康事業是一項事關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心工程,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指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形成分級診療、醫療惠民工作合力,逐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健康。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薄濤表示,將會同市發改、財政、醫保及各區市政府,持續加強基層服務能力建設,改善基層醫療設施條件,加大城鄉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力度;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基層醫療機構賦能,為老百姓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
編輯:羅文
關鍵詞:醫院 基層 醫療 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