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大會發言
陳放:引導民營企業深化改革 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陳放常委代表全國工商聯的發言:引導民營企業深化改革 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更多企業投身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十四五”時期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工商聯在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中深切感到,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是企業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的目標。但目前看,民營企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還面臨一些困難。一是轉型意愿不均衡。二是轉型風險不可控。三是轉型要素不足。四是騰挪空間有限。為此建議:
一是提升政策實效。從國家層面確定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提高政策精準度和針對性。配套細化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解決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具體問題。分級開展企業發展狀況評估和人員培訓,由政府支持、行業協會牽頭開展新職業人才職稱評定。加大力度淘汰出清過剩和落后產能,引導企業瘦身健體,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是推進數字化改造。推動產業數字化,提供技術應用指導、財稅政策支持、基礎設施改造補貼等,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推動數字產業化,有序推進平臺數據共享、公共數據開放,助力企業、產業和數字社會發展。引導企業搶抓新基建、生命科學和大健康產業等新賽道,深挖在線辦公、教育、醫療等新機遇。
三是完善要素供給。在中西部布局和培育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推動企業利用市場手段盤活存量資源,加強市場、技術、人才整合。強化金融創新,運用不同融資體系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直接融資比重。設立企業“走出去”投資基金,用活用好并購重組引導基金。有力支持企業參與資本、土地、市場、技術、人才、管理全要素混改,提升混改層次、促進混改公平。
四是促進融合發展。搶抓國際大勢“東升西降”機會,加快引資補鏈、引才助鏈,推動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鏈集群。建設產業、技術聯盟,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強戰略合作,突破產業發展瓶頸。發揮商會協會作用,牽頭制定行業改造升級指導意見,共享共用公共資源,吸納更多企業抱團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產業 改造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