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廣州“黑科技”緊急上線 筑疫情一體化防控體系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黃埔區充分發揮科研創新主體作用,全區200多家科研企事業單位全力投入疫情應急攻關,全方位構筑“防、檢、治”一體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在科技抗疫方面取得了三個“全國第一”和三個“全國最大”。
6月5日上午,在廣州市黃埔區大沙街道的疫情防控物資分撥點,工作人員正從自動駕駛汽車上快速取下試管、防護用品等抗疫物資;另一批物資緊接著又被裝入,隨后自動駕駛汽車緩緩駛離……
這個場景僅僅是廣州科技“戰疫”典型案例的一個縮影。
“自全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以來,我們已投入20輛自動駕駛汽車,用于應急實驗物資和耗材的派送。”廣州市黃埔區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吳云介紹,這些自動駕駛汽車均來自區內高科技企業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遠知行)。
據悉,“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啟用無人機開展檢測樣本冷鏈物流服務、無人車運送生活物資……面對疫情挑戰,廣州以科技為武器,筑起一道“抗疫防線”。
“零接觸”完成抗疫物資運輸
疫情之下,如何發揮科技力量抗擊疫情?6月3日,廣州市政府委托廣州市商務部門緊急召集廣州市科技企業參與抗疫,借科技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服務工作。
6月4日,文遠知行成為第一家馳援荔灣區封閉管理區域開展無人駕駛抗疫物資運輸的企業。這些無人駕駛車輛用于食品生鮮、生活用品和醫療物資等配送,運輸高效、安全可控,成為科技“戰疫”的新亮點。
6月5日,文遠知行再次收到指令,來到位于黃埔區的廣州市第三少年宮的疫情防控物資分撥點,進行抗疫物資的運送工作。
“如果物流車司機進入隔離區,健康碼會變成紅碼,而自動駕駛車輛則不存在這些問題,有效解決物資運輸的難題。”據文遠知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已投入2種自動駕駛車型用于抗疫物資的配送工作。
其中,無人駕駛小巴可以實現全程自動駕駛,不需要司機,大大節省人力物力,降低人員交叉感染風險。
除文遠知行外,百度Apollo也調配了載重500公斤的物流配送無人車、熟食配送無人車、載重1噸的無人駕駛小巴、載重2噸的無人駕駛中巴、共享無人車等5種車型趕赴抗疫前線,全力支持荔灣區封閉管理區域的物資配送。
科技企業投入疫情攻關
作為廣東省科技抗疫的主力軍,廣州科技企業再次助力廣州疫情防控,成果令人矚目。
6月1日,廣東省首個“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在廣州體育館投入使用,3日晚,4個氣膜方艙實驗室全部投入使用,總計日檢測產能達12萬管。該實驗室由廣州實驗室聯合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研院、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等單位聯合共建。
“‘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在功能上和安全性上與傳統的檢測實驗室相同,但結構上更加靈活,更加因地制宜,適合分區篩查的推進,同時,增加了很多自動化設備,可以大大提升篩查速度。”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助理楊子峰教授表示。
與新冠病毒比速度、拼準度的還有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近期將上市一體化、多重核酸檢測產品——全自動快速核酸擴增檢測系統。
該產品耗時3年研發,目前已通過注冊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樣本進、結果出的PCR一體化檢測系統,可將檢測時間縮短到不足一小時。檢測范圍可覆蓋普通株、英國株、印度株、南非株、巴西株等主要流行的新冠病變異毒株,可針對新冠病毒S蛋白主要突變位點進行鑒定。
超千家平臺支撐原始創新力
面對疫情挑戰,廣州能充分發揮“科技賦能”的作用,與其業已形成的雄厚的科技與產業基礎分不開。
如廣州的抗疫“優等生”黃埔區,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充分發揮科研創新主體作用,全區200多家科研企事業單位全力投入疫情應急攻關,全方位構筑“防、檢、治”一體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在科技抗疫方面取得了三個“全國第一”和三個“全國最大”,文遠知行、金域醫學等均出自該區。
廣州“十四五”規劃顯示,廣州將建設“1+2+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包括兩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4個省實驗室,以及多個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目前,黃埔區已聚集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高端研發機構1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100家,科技孵化器面積超500萬平方米,國家級孵化器16家。其中,由鐘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實驗室,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防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廣州 疫情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