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假如我是委員

海淀區政協委員工作站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2021年01月28日 12:08  |  來源:海淀區政協官網
分享到: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延伸協商議政觸角,讓委員履職“實”起來、聯系群眾“密”起來、民聲民意“聚”起來、基層協商“順”起來……如今,隨著海淀區政協委員工作站的陸續成立,不僅搭建起委員履職的大平臺,更是開辟了密切聯系群眾的新載體,打通政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開端之時,北京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要求,探索在有條件的街鄉、社區、大型居住區建立委員工作站”等工作,5月底出臺了《關于加強委員聯系群眾的意見》。因此,探索以建立政協委員工作站為主要抓手的密切聯系群眾工作,也成為了海淀區政協重點工作之一。如何建站?如何突出區位特點與委員專長?如何建立可持續的務實工作機制?這是擺在海淀區政協面前的是一項全新課題。
  牢牢把握十六字工作方針
  區政協結合區域和委員實際,緊扣工作站“新”的特點和委員“專”的優勢,提出了“穩妥推進、分類實施、資源整合、務求實效”的十六字工作方針。在2019年7月啟動前期調研的基礎上,2020年4月起,政協領導先后35次帶隊深入街鎮開展工作調研,8次組織委員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明確了委員工作站的職責定位,提出了首批建站建議名單,出臺了工作站管理辦法、基本制度。“我們要把委員工作站打造成為政協工作向基層的延伸、委員聯系群眾的抓手、基層協商議事的平臺、暢通群眾訴求表達的渠道,讓其承載宣傳黨的政策、廣泛凝聚共識、密切聯系群眾、反映社情民意、參與基層協商、服務群眾需求的主要職責。”海淀區政協委員工作室主任劉玲告訴記者。
  至此,海淀區政協委員工作站建站工作全面鋪開。在推進過程中,區政協分別探索了8種建站模式,依托地區政協委員活動小組建立“區域型”工作站、“社區型”工作站或由多個地區委員活動小組聯合組成“片區型”工作站;結合海淀高新技術園區較多、商務樓宇密集的特點,在重點園區和產業樓宇打造“園區型”“樓宇型”工作站;充分發揮海淀政協委員知識層次高、專業素質優、履職能力強的特點,依托委員個人及領域特色建立“專業型”工作站;立足界別屬性建立“界別型”工作站;與市政協委員聯合組建“聯動型”工作站。同時,在《關于加強委員聯群眾工作的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了《政協委員工作站管理辦法》《政協委員工作站基本制度》。
  廣泛凝聚共識  服務群眾需求

  沒有一定量的積累、面的覆蓋、質的保障,密切聯系群眾、廣泛凝聚共識就是空談。自2020年7月7日海淀區首家政協委員工作站在中關村街道“兩代表一委員”之家成立至今,區政協本著因地制宜、務實高效的原則,共建立了8種形式31個委員工作站,全年累計開展各類活動67次,活動受眾超210萬人次。通過三級委員聯動、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多維度做好區域、領域內的宣傳黨的政策、密切聯系群眾、廣泛凝聚共識、反映社情民意、參與基層協商、服務群眾需求等工作。
  向公眾普及教育、法律、金融知識,進行政策解讀;服務創新企業,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發揮委員專業特長,開展普法宣傳、心理支持、教育分享、法律服務、創業指導、職工維權等不同類型的線上線下宣講活動;走進社區,參與基層治理、基層協商;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傾聽企業呼聲;開辟“模擬政協課堂”,創新思政課教育……海淀區31個委員工作站自成立以來,結合自身建站優勢,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在聯系群眾、凝聚共識、基層協商、反映民意、服務群眾等方面廣泛發力,通過工作站展示了政協形象、委員形象。
  入站委員通過工作站這一平臺,及時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及帶有普遍性、綜合性的問題,以工作建議、政協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進行反映和呼吁,能使政協工作和政協委員更加下沉基層、深接地氣、體察社情民意,實現知情明政,履職為民。
  聚焦重點難點問題  彰顯特色增活力
  海淀區政協充分運用工作站平臺,圍繞政協年度重點協商議政工作和社會熱點問題,立足自身優勢,回應社會關切,堅持凝聚共識與建言資政雙向發力,聚焦海淀區“兩新兩高”戰略。
  雖然去年7月份剛剛開始建站,但在正在召開的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各工作站通過大會發言、政協提案等方式,分別提交了半年來的履職成果:軟件園委員工作站和馬連洼地區工作站提出“關于加快應用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版權,保護推進海淀區數字貿易港建設的建議”;中關村科學城金融工作站提出“關于海淀區‘兩區’建設的相關建議”; “馬上清(青)西”片區委員工作站持續聚焦“馬上清(青)西”城市品質提升,提出以城市更新推動“兩新兩高”戰略實施深化“馬上清(青)西”城市品質提升成效的建議;西三旗地區委員工作站提出“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企業服務、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工商聯委員工作站提出“加強智慧醫療體系建設”的建議;中關村智造大街委員工作站提出“關于加強海淀生產型服務生態鏈建設支持力度的建議”。
  各工作站還結合專題視察調研,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活動,圍繞垃圾分類、物業管理、疫情防控、城市規劃、道路交通管理等“關鍵小事”,走進社區、村開展專項調研,現場聽取社區工作人員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并形成針對性意見建議報送有關職能部門。
  在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工作站共提交大會發言9篇,其中一篇做會上發言;以工作站或個人名義提交政協提案25件,經審查全部立案;通過議政發言、小組討論、與區領導面對面等,向相關部門提出各類工作建議近百條。
  此外,區政協積極順應信息化的趨勢,倡導各站在走訪群眾、座談交流、視察調研等線下工作的基礎上,通過設立委員郵箱、公開聯系方式、召開線上會議,以及依托政協移動互聯平臺(掌上政協APP)、人民政協報社“假如我是委員”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推動入站委員與群眾開展網絡溝通和線上交流,更加便捷、及時、受眾面更大地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使委員工作站成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來源。
  委員有了“服務群眾”的工作平臺
  在海淀區首批建立的政協委員工作站中,共有10家以委員名字命名的個人工作站,旨在通過發揮委員專業特長,深入開展密切聯系群眾活動。

  王相偉委員工作站就是其中之一。他率人民政協報工作站,將全國政協的最新工作要求和各地政協的最新工作經驗帶進海淀政協,并將海淀政協在委員工作站等方面的履職實踐分享出去,同頻共振,推動做好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他還聯合八里莊地區委員工作站創新建站模式,依托全國網絡議政型新媒體平臺“假如我是委員”小程序,打造“區域實際與委員優勢相結合,線上虛擬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八里莊特色工作站群。
  履職無邊界,小站大舞臺。李潔委員工作站在履職服務中做到了“無界”“無我”。所推出的“教育”模塊,為海淀區婦聯雛鷹護航計劃提供了全區街鎮家長學校專干培訓200人次;為街道家長學校講座15場,受益居民達2000戶;為社區開設線上“智慧大講堂”,輻射11個省、市、自治區;為12個學區、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提供家庭教育服務。所提出的“心理”模塊,為居民和中小學生提供了227小時的咨詢服務,為北京邊檢大隊每個月提供一天專項心理咨詢,并為社區開設線上心理咨詢服務。同時,還在北工大開設了納入學分考核的“模擬政協”課程。 

  芮玉奎委員發揮作用的舞臺也更大了,勁頭也更足了。他充分發揮專業所長和資源優勢,走進社區、大學、中學、小學,深入淺出地與大家面對面交流,廣泛開展了農業、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等政策法規宣傳、解讀,了解社情民意,回應群眾關切,推動問題解決,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國和北京市政協采納。
  姚煒委員工作站自揭牌以來,在中考填報志愿之際推出“如何科學合理填報中考志愿”主題公益講座,對社區考生及家長進行政策解讀、答疑解惑。并與新浪教育聯合推出“家校共育?名家大講堂”活動,邀請各方教育名家,策劃開展系列公益直播課,助力社區,家校共育。所播內容在線收看、回看八十余萬人次。深入開展調研,撰寫了《樹立體育新觀念,推進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的建議。
  與姚煒委員工作站同時成立的馬天軼委員工作站聯合各街鎮,圍繞《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推出“普法周”系列宣傳活動,通過開展基層普法活動,提高民眾法治意識,引導民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積極響應“全民守法”的號召。同時,提供線上+線下的普法服務,滿足各方普法需求、法律援助。

  此外,孫菽藝委員工作站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模擬政協活動,與在校大學生開展面對面交流,還結合自身工作提出了《亮出海淀“航天+教育”金名片,打造航天科普和航天精神教育特色示范基地》的建議;何銀萍委員工作站開展扶貧濟困、重陽敬老等活動,普及日常保健知識,宣傳中醫養生理念,讓何氏通絡開結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入尋常百姓生活;徐銳經委員工作站積極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及園區法律咨詢服務中,發揮所長,為地區居民及園區發展提供法律服務;黃樂平委員工作站召開“非正擊規就業工傷保障問題”研討會,聚焦非正規就業勞動者工傷保障問題的理論與現實困境,探討對策與建議;王衍生委員工作站圍繞海淀農業農村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并在市政協專題會上做專題發言,呼吁解決海淀農轉居過程中的滯障問題。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吳震更是充分發揮身為兩級委員的優勢,圍繞非公經濟發展,牽頭開展市區聯合活動。
  回顧一年來委員工作站的創建歷程及取得的各項成效,委員們深感到,雖然建立委員工作站是一項“摸著石頭過河”的工作,但半年來隨著工作站活動的不斷豐富與深化,工作越做越有感覺、越做越有動力。新一年,委員工作站的工作重心,將從初步探索邁上深化提升。區政協將以問題為導向,結合海淀工作實際,聚焦黨委和政府工作重點、群眾生產生活難點、基層社會治理焦點,準確把握委員工作站的性質定位,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工作機制,注重成果轉化,切實把委員工作站打造成為可持續性、有生命力的新品牌。同時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培育選樹一批不同類型的有特點、有影響、有成果的示范工作站,切實發揮典型的帶動引領作用,推動委員工作站建設向縱深推進。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工作站 委員 員工 政協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亚洲色在线费影院 | 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