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中國農科院:“藏糧于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人民政協網1月19日電(記者 高志民)中國農業科學院2021年工作會議19日在京召開。“十三五”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育與推廣了“華浙優261”水稻、“中麥895”小麥、“中黃6106”大豆等一批主糧品種,有力支撐“藏糧于技”。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院所改革發展,如期高質量完成了各項任務。
會議總結分析2020年工作,系統盤點“十三五”發展成效,分析當前主要形勢與任務,謀劃“十四五”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作工作報告并主持開幕式第一、二階段。開幕式第三階段由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
會議指出,2020年,全院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農業農村部的各項工作部署,推動非洲豬瘟疫苗研發進入臨床三期,研發草地貪夜蛾高效精準監測預警技術,研發國內首款雞全基因組選育芯片,創制抗球蟲新獸藥,實現農藥殘留手機拍照快速檢測。組織實施油菜、馬鈴薯、生豬等14個產業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示范區種植業平均增產28%,節水35%,節肥25%,節藥30%,畝均節本增效400元,示范區養殖業節本增效達30%。科研立項與財政經費保障延續好勢頭,新增主持各類課題2312項,合同總經費15.2億元,國家自然基金315項,其中,重大類項目15項。“杰青”、“優青”立項獲得新突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新增3項。全年預算較2019年增加4.59億元。
會議指出,基礎研究取得重要理論突破,在《科學》、《自然方法學》等頂尖期刊發表論文5篇,發表影響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論文49篇。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再創佳績,牽頭獲得省部級獎勵25項,其中一等獎5項。獲得新獸藥證書9項,其中一類新獸藥3項。審定(登記)品種359個,其中國審233個。制定各類標準487項。強化產學研用結合,支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全院成果轉化收入再創歷史新高。
會議指出,科技支撐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聚焦21個未摘帽國家掛牌督戰貧困縣、5個部定點扶貧縣、8個院科技扶貧和鄉村振興示范縣,派出科研人員2200余人次,培訓35萬人次,幫扶經營主體1650個,助力幫扶貧困縣全部摘帽。選派20名專家組團赴藏開展技術服務,受到部黨組充分肯定和部長親自批示。支撐宏觀決策取得突破性成績,2020年度農業展望報告、農業產業發展報告等多個研究報告獲得廣泛關注。院地合作務實展開,與4個省級、12個地市級政府新建全面戰略科技合作關系。創新聯盟建設深入推進,新布局聯盟7個,打造15個標桿樣板,組織全國近千家單位,開展重點任務526項。人才引育呈現新氣象,34人次入選國家人才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28人,農科英才達到342人,博士后進站人數同比增長近40%,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進展明顯,研究生教育管理不斷加強。啟動實施首批3個國際農業科學計劃項目,新增國際合作項目101項,疫情期間主辦 22場多雙邊會議,183人次在國際機構兼職,263人次在國際期刊兼職,國際影響力有效提升。國家作物種質庫、成都中心、北方水稻中心、南繁研究院等重大條件平臺建設進展喜人,支撐保障和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會議還指出,機制創新初見成效,院所運行效率持續提高,安全應急防線不斷筑牢,院區綜合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現代院所發展不斷加速提速。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支部建在團隊持續推進,“樺川模式”“田間課堂”全面推廣,積極配合中央巡視工作,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切實壓實,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新時代農科精神不斷弘揚,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農業 推進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