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科技助老: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機

2020年10月26日 10:24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志愿者隋明哲(右)在教老年人用美圖秀秀時與老人自拍合影。受訪者供圖

最近,天津市南開區(qū)的楊林大爺,急得連續(xù)幾天睡不著覺——自己存在手機里的文章和老年說唱團的演出音視頻資料,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

去年夏天才學會用智能手機的楊林,今年已經(jīng)70歲多歲了。這回他實在鼓搗不明白,決定向老師求助。教他用手機的不是女兒,也不是外孫女,而是他居住的向陽路社區(qū)志愿者王慧。

王慧三下五除二就幫楊林找回了文件。楊林拉著他的手再三道謝:“在智能手機面前,我們這群老年人是真不行,眼睛看得見也沒用。”

說來有些神奇,王慧竟然是一位盲人。他在向陽路社區(qū)開辦心之光無障礙交流中心,教盲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已經(jīng)有6個年頭了。直到去年夏天,才新加入一批像楊林這樣的老年學生。

協(xié)助他在“心之光”教老人用智能手機,還有天津城建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們。王慧在講臺上講,志愿者們在臺下一對一、手把手帶著老人們按步驟操作。

相比目前只能覆蓋到社區(qū)及周圍老年人的天津“心之光”,北京“夕陽再晨老年人科普計劃”則聲勢更大,他們聯(lián)合全國上百所高校的志愿者團隊,下沉到高校所在各城市的社區(qū),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

“不是只有那些高齡、失能和貧困的老人才需要幫助。健康、有活力、包括享受高額退休金的老人,如果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上網(wǎng),仍然面臨著與時代、社會乃至家庭相脫節(jié)。”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張佳鑫對記者說,“我們要用‘科技助老’的方式,讓老年人也享受到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養(yǎng)生方式

楊林下決心學用智能手機的緣起,是去年一次外孫女要吃肯德基,店員介紹手機點單比柜臺結(jié)賬便宜。“那就學吧,也不怕不好意思了。”舉手投足頗有些派頭的楊林,曾經(jīng)在企業(yè)里當過領(lǐng)導,如今只好戴上花鏡瞇著眼,在社區(qū)志愿者指導下,笨拙地在手機上點來點去。

宋樹新和楊林退休之前是同事,現(xiàn)在是同學,他也在“心之光”學用智能手機。“我上網(wǎng)主要是買油、買面,還買那些大件兒的!我們老兩口家住4層,還沒電梯,不網(wǎng)購光靠自己往樓上搬,搬不動啊!你看我,兩百多斤的大胖子,自己上樓都難啊!”他說。

本來兒子也能教他,宋樹新卻不愛跟他學。有時一件事問兩遍,兒子就開始不耐煩:“不是都跟你說過了嘛,這么簡單還記不住!”這話讓他感覺很受傷。孫子就更別提了,見面就把爺爺手機搶走打游戲,“哪兒有王慧老師耐心啊,沒法比!”宋樹新對記者說。

家住在薊門里的李敬生,2010年退休后從老家遼寧丹東搬來北京,幫女兒帶孩子。2013年,外孫女上幼兒園了,他總算有空參加社區(qū)舉辦的活動,與張佳鑫他們創(chuàng)辦的“夕陽再晨”科技助老項目結(jié)緣,開始學用智能手機。此前他只會用手機打電話、發(fā)短信。

從那年起至今,“夕陽再晨”的課程李敬生幾乎次次參加,同樣的內(nèi)容一遍一遍學也不膩。“夕陽再晨”走到哪個社區(qū),李敬生就追到哪個社區(qū)。“溫故知新,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養(yǎng)生方式。”他向記者解釋說。

幾年下來,70歲的李敬生已經(jīng)是老伙計中的修圖高手了。記者采訪剛結(jié)束,他就用微信發(fā)來與記者的合影:照片整體色調(diào)調(diào)亮了很多,還加上了拍攝時間和地點的水印文字,合影中的每個人都被他用“美圖秀秀”精心進行美白、嫩膚……

每逢戰(zhàn)友聚會,或者和家人朋友出去旅游,海量拍照、合影之后,他都會用“美篇”等App把這些照片圖文并茂地呈現(xiàn)出來。這一兩年,他更熱衷玩“小影”“抖音”等短視頻App。

現(xiàn)在,各種掃碼支付、網(wǎng)購,對李敬生來說都不在話下。疫情期間,家里蔬菜水果都是他在“多點”App上買的。他還熟知如何用手機夜間買藥,最近又學會了用手機搞定異地醫(yī)保,“省得為報銷醫(yī)藥費,還得往老家來回來去地跑”。

2014年底,在《北京晚報》上看到有大學生在薊門里社區(qū)教老年人用電腦,那是楊光輝退休的第二年。雖然他住在車程半小時以外的其它小區(qū),卻也興沖沖地找上門求學,從怎么用電腦一直學到如何用智能手機。

現(xiàn)在楊光輝也是出門一分錢現(xiàn)金不帶,結(jié)賬全靠微信、支付寶。他用“拼多多”買優(yōu)惠食材,跟著“下廚房”學做飯。偶爾做飯做膩了就用“美團”叫外賣。在有幾十個同學朋友的微信群里,楊光輝用“小年糕”跟朋友們分享相片,用“全民K歌”和老伙伴們唱歌,獨居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教會老年人用智能手機上網(wǎng),他們也能像年輕人一樣重新散發(fā)出光彩,雖然是夕陽卻像再晨的朝陽一樣絢爛。”張佳鑫向記者解釋“夕陽再晨”這個公益服務項目的初衷。

對自家老人更應該有耐心

2008年考入北京郵電大學的張佳鑫,入學時帶的最貴重行李,是一臺聯(lián)想的筆記本電腦。他老家在陜西漢省中市城固縣,這是全家第一臺電腦,是姥姥省吃儉用攢錢買的。聽說此后家里也攢了臺電腦,張佳鑫想跟姥姥視頻通話。

約好視頻通話那天,姥姥專門洗了澡、換了衣服坐在電腦前,等著看自己在北京念書的大學生外孫子。可這次視頻通話并不成功,要么有聲音沒影像,要么有影像沒聲音。最后還是只能打電話。

張佳鑫在電話里跟姥姥解釋了半天,從驅(qū)動配置到調(diào)整參數(shù),從遠程協(xié)助到截屏圖片,無論他怎么絞盡腦汁說明解決辦法,可姥姥還是聽不懂。白白折騰一下午,連噓寒問暖拉家常的時間都沒有,光鼓搗電腦了。

姥姥說,以后咱還是打電話吧。張佳鑫很沮喪:“我是學信息工程的,上大學用的電腦都是姥姥給買的,卻連跟姥姥視頻通話都做不到。”聯(lián)想到父母、姑姑等親戚,電腦、手機也一樣玩不轉(zhuǎn),張佳鑫后來做公益項目時,首先想到“科技助老”。他在校內(nèi)外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牽頭搞起了“夕陽再晨”。

符芳亮參加“夕陽再晨”時,正在中國地質(zhì)大學資源勘查專業(yè)讀大一。今年他已經(jīng)讀到研一了。他告訴記者,這些年教老人學用智能手機,心里有點贖罪的感覺。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從小很頑皮難管教,等長大懂事了,爺爺奶奶已相繼去世了。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只能把這份感情,投入在別人的爺爺奶奶身上。”他說。

其實,在教老人用一些智能手機的功能之前,符芳亮也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比如用手機預約掛號,這個健康的大小伙子,平常基本用不上。他特別有成就感的是,有“學生”告訴他上午剛學完用手機預約掛號,下午就幫老伴掛上過去在窗口排半天隊也沒掛上的科室和醫(yī)生。

符芳亮回到山西大同的老家,對家里長輩更有耐心了。“那些老人之所以來找我們學,還不是因為家里孩子沒耐心教他們,對自家的老人更應該有耐心才是。”

曾英和符芳亮有著類似經(jīng)歷。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英7歲上學前,一直由貴州畢節(jié)的外公一個人把她拉扯大。此后她與外公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到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讀書以后,幾乎一年只有春節(jié)才能見到外公,可她對外公的惦念卻無時無處不在。

“每次看到步履蹣跚的老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外公,尤其看到一些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生活中遭遇各種不便的新聞時,心里更是特別難過。”曾英也參加了學校的“夕陽再晨”項目,進駐社區(qū)里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機。

天津城建大學景觀環(huán)境設(shè)計專業(yè)的大三學生吉欣喆說,軍人出身的爺爺學會用微信后,逐漸和失聯(lián)多年的戰(zhàn)友重新取得聯(lián)系。“爺爺和戰(zhàn)友們視頻聊天時高興的樣子,我們平時從來沒見到過。我想讓身邊的老人們都有機會,感受到爺爺?shù)哪欠N快樂。”吉欣喆感慨道。

尋求改變世界的種子

老師們雖然年輕,可學生們都老了,教起來相當吃力。

“不光是記不住、容易忘,我們生活的年代不一樣,知識背景不一樣,剛開始溝通都有點難。”與張佳鑫聯(lián)合創(chuàng)建“夕陽再晨”的北京郵電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羅旭,笑著對記者說,有一次他講課時提醒大家要定時清理手機上的垃圾,一位老人馬上不高興了:“我手機可干凈了,每天都用酒精擦,沒有垃圾!”

如果繼續(xù)給老人們解釋什么是垃圾文件,它們?nèi)绾握加檬謾C內(nèi)存,對相當一部分老人來說更難理解。羅旭只能給老人打比方:“手機就相當于是咱們做飯的廚房,每次打開一個微信這樣的軟件,就像是要做一道菜。您平時做菜都會產(chǎn)生廚余垃圾,要把這些垃圾丟掉,廚房才會干凈沒有異味。手機如果不定期清理垃圾文件,運轉(zhuǎn)速度就會變慢。”

教學時還會遇到方言的問題。曾英是貴州人,對景德鎮(zhèn)地區(qū)方言一竅不通。她教的老人很多都說方言,曾英只能靠社區(qū)干部一句一句翻譯。本來老年人學東西就慢,還愛著急,再加上語言不通,更顯艱難。

一天刷朋友圈時,曾英突然看到一張老太太的可愛自拍照,她先是一愣:這不是自己之前教給這位奶奶的嗎?看來她已經(jīng)掌握了。曾英禁不住笑起來。

“現(xiàn)在很多老人因為不會上網(wǎng),不僅沒法享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反而感到和社會脫節(jié)、甚至被社會拋棄了。我們年輕人應該為他們做點什么。”符芳亮對記者說。

楊光輝向記者坦陳,自己雖然一直積極跟年輕人們學電腦、學上網(wǎng)、學用手機,想趕上時代和社會的步伐,但還是經(jīng)常感到力不從心。“今天好不容易記住這個,明天又出來那個。哪里都要手機掃碼,干什么都要網(wǎng)上預約,我們老年人的記憶力和應變能力,比起年輕人都差遠了,有時真的是想追也追不上,能不能等等我們啊。”他不無憂慮地說。

如今,已經(jīng)留校任教的張佳鑫,可以嘗試通過技術(shù)的方式解決科技助老的問題,但他卻寧愿把業(yè)余精力放在“夕陽再晨”的公益項目上,他說:“因為解決這個問題,更需要一個好的社會氛圍,而不只是搭建一個技術(shù)平臺或者設(shè)計一款產(chǎn)品。”

十年來,多達18742位全國各地的高校學生,成為“夕陽再晨”科技助老公益活動的服務骨干,參與活動的大學生志愿者人數(shù)則更多。“這些親身教過老年人上網(wǎng)、用手機的志愿者,對科技助老的理解更深切。未來無論他們從事什么工作,都會主動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只有社會各界都來關(guān)注、支持,才能真正幫助老年人跨越科技發(fā)展帶來的鴻溝。”張佳鑫說。

張佳鑫一直記得,當時決定做科技助老的契機,源于校園里一張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的海報——“尋找改變世界的種子”。現(xiàn)在,值得驕傲的是,通過“夕陽再晨”,他們不僅自己成為一粒改變世界的種子,也把這粒科技助老的種子,栽種到很多年輕人心中。(記者尹平平)

編輯:王慧文

關(guān)鍵詞:老人 手機 志愿者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guān)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国语AV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