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三個組織化”助脫貧見實效
最近,在昆明有個叫“面東東”的體驗東川面條實體店很有人氣。出名的不僅是好吃的面條,還有一群從東川大山走出來致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們。在“面東東”窗口服務的李順林就是東川區碧谷街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李順林一起的還有碧谷街道李子溝村的13位剛剛脫貧的姐妹。
近年來,東川區碧谷街道黨工委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不斷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轉移就業、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將組織活力化為攻堅動力,推動黨建與脫貧同頻共振,以“三個組織化”助力脫貧成效鞏固。街道以產業扶貧的方式在東川和昆明創辦“體驗東川”小吃店和農特產品銷售平臺,使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城市里長期穩定就業,同時,將山區的特色農產品帶進大市場,壯大產業規模使其持續“造血”。碧谷街道黨工委委員、副書記田野歌說:“李順林等建檔立卡貧困戶走出東川就是產業扶貧組織化的一個好例子。”
推進產業扶貧組織化,拓展發展新渠道。碧谷街道積極推廣“黨組織+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扶持17個貧困村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建設規模化養殖場15個、冷庫2座,實現貧困村特色產業基地全覆蓋。制定“一村一品”發展規劃,集中打造三月桃、大蒜、開花洋芋等六大主導產業基地,引進東方希望新建大型養殖場1個,流轉土地230畝,實現“大基地”與“小農戶”,“大產業”與“小家業”的有機對接。同時通過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等多種形式,有效實現17個有脫貧任務的村(社區)有3個或3個以上產業增收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每年收益至少2萬元。
提高就業扶貧組織化,拓寬創收新路子。碧谷街道建立就業工作“五級”責任體系,通過黨組織、黨員干部線下“牽線”與云嶺先鋒、微信群等線上“搭橋”相結合,組織黨員干部配合就業信息員開展送崗上門、春風行動等活動,實現崗位需求與務工人員求職無縫對接,共開發鄉村公共服務崗位356個,返崗完成14792人,新增就業1261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項目預計于2020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預計每年可加工電子產品5000萬只,實現產值1億元,有效吸納就業人員240余人,直接增加務工人員收入約750萬元。
抓實易地搬遷組織化,搬遷進城好致富。為實現搬遷群眾“搬得來、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標,整村搬遷的嘎德、魯嘎箐村以現有合作社為依托,帶動群眾就業,讓搬遷群眾搬遷不舍業、能致富。同時建立精細化網格管理模式,讓廣大黨員掛點聯系搬遷群眾,實現服務管理精細化、前置化。
關鍵詞:“三個組織化”助脫貧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