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千江月:生態環保工作的變和不變

2020年04月23日 14:14 | 作者:千江月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與蔓延,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影響,但各地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創新思路和好的做法,為我們更好地開展生態環保工作帶來一些啟示。

首先,創新才能適應變化。疫情對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帶來巨大沖擊,為了抗擊疫情,同時保障公眾基本生活,外賣、快遞公司推出無接觸配送,通過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

生態環境監管也有大量現場工作,這場疫情打亂了正常的工作節奏。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環保的相關工作,各地主動求變,創新工作思路,調整工作方式,各類“云模式”紛紛上線,讓相關工作從線下走到線上。江西新余推行非現場監管執法模式,借助無人機對園區企業開展非現場、無接觸執法檢查;浙江寧海創新推出“云評審”模式,將相關事項專家評審會上網在線開展;浙江臺州通過直播平臺,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云參觀”。此外,各級環保部門還開展了大量的在線宣傳、培訓、咨詢等“云服務”活動,確保了疫情期間環保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

因此,面對新形勢新變化,不妨主動求變,換一種方式,也能取得相應的效果。不過,創新改變的只是形式,生態環保工作的任務和目標不能改變,環境監管的要求不能變,監督執法的尺度不能變。

其次,傳統也能改變。清明祭掃的習俗由來已久,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多地推出線上“云祭掃”,公眾通過網絡云端寄托哀思。曾有不少人擔心,“云祭掃”會受到公眾的反感和抵制。事實證明,擔心是多余的,據民政部發布的消息,清明節假期首日,各地網絡祭掃平臺服務群眾1336萬人次,“云祭掃”接受度超預期,成為今年文明祭掃新風尚。可見,公眾對利國利民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做法,還是包容理解且愿意參與的。

目前,還有很多不利于環保工作的陳規舊習需要改變,新風尚的確立需要大家共同參與,比如,減少燃放煙花爆竹、自覺參與垃圾分類、主動增加綠色出行等。我們相信,只要抓住時機、宣傳到位、措施到位,這些生活方式同樣會得到公眾的支持。

第三,科技帶來質變。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紅直播等各類宅經濟大火,彰顯了網絡對公眾的吸引力和號召力。《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為8.54億人,數字經濟規模超30萬億元。在全民網絡時代,網絡在我們生活中的權重日趨增加,再通過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會極大地拓寬工作途徑,增加傳播力和影響力。

疫情期間,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紛紛嘗試“云執法”“云審批”“云參觀”“云服務”等云模式,執法監管、宣傳教育、公眾參與從現場走到“云上”,顛覆了傳統的工作模式,信息化技術在生態環保領域必將大有作為。

可是,當前生態環境領域實施的“云監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也缺乏規范的制度、成熟的模式和可靠的技術,還難以做到精準、有效、公正監管,容易造成環境監管的形式化、表面化問題,若要大范圍推廣應用,今后還要從多個層面不斷發展和完善。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工作 環保 疫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 午夜福利在线不卡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