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要聞 要聞
抗疫路上 羅湖政協人的責任和擔當
人民政協網深圳3月26日電(記者 宋嘯峰)疫情爆發以來,深圳市羅湖區政協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區委的工作要求,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倡議:號召政協委員發揮各自優勢,以戰斗姿態扛起政治責任,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
1月27日,羅湖政協委員公益基金管委會首次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召開緊急會議,商議捐出50萬元人民幣用于購置一線醫護人員防疫物資;委員陳祥達和吳劉菊蘭從疫情初期,向區里捐出了6萬個醫用外科口罩、20噸84消毒液、1200個護目鏡,到后續又捐出50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移動DR設備一臺,累計價值321萬元物資和200萬元捐款;陳乙周委員,除捐款50萬元外,還利用公司專業的優勢,為市里和疫區交通運行及應急服務提供保障。
擔任深圳市梅縣商會會長的余鋒光委員,將大愛延伸。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代表商會將20萬個口罩及一批手術衣、消毒片等醫療用品捐贈給梅州市梅江區和梅縣區;委員田磊、李武才、黃德華多方籌措,從海外采購10萬多個口罩捐贈給區防疫指揮部;而歷屆特邀香港委員和特邀香港委員更是秉承著“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拳拳愛國心,短短兩天即募到27.5萬元,定向捐給了羅湖醫院集團購買抗疫物品,并采購了1.5萬套隔離衣、1.4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捐贈給羅湖區抗疫指揮部,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們提供保障。
據了解,共有253名委員捐款824.5萬元;捐獻一次性醫用口罩116.9萬個、N95口罩1.08萬個、隔離衣5萬套以及醫療器械、紅外測溫系統等一系列抗疫物資,價值共584.6萬元;提供租金減免1563萬元
作為深圳市律師公益聯合會會長的黃德華委員,充分發揮自身的法律專長,運用新媒體,制作出“微眾有話說”系列疫情防護法律知識宣傳貼,就疫情防控期間居家隔離、湖北員工返工、停工期間工資支付等貼近民心民生的法律知識進行傳播。區曲藝家協會主席劉昭委員,用膾炙人口的天津快板向市民宣傳如何配合做好疫情防控,與全體市民一共打好防控攻堅戰。
“守護好一方土地,保護好一方村民,就是對這場疫情最強有力的回應,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蓮塘駿燁股份公司黨支部書記萬衛平委員,無論是除夕夜還是元宵節,他都在辦公室“安營扎寨”,只為隨時掌握村里408棟自建樓、8665套出租屋、19782名村民的情況,守護好進出村的20條道路。同時還利用各種渠道,為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購買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物資。
南湖街道漁邨社區黨委書記李競委員始終堅守在社區第一線,為掌握返深人員流動情況,她主動建立起湖北籍人員微信群和返深非湖北籍人員微信群,實時發布防疫信息,及時鎖定疫情防控工作重點人群,有針對性對需要進行居家醫學觀察的返深居民提供生活用品等精準服務,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針對疫情之初,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市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羅偉香委員,參與制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陪人管理制度》、《預檢登記處工作流程》避免了聚集性病例和醫護人員感染。
深圳市文錦渡邊檢站站長呂平委員,發揚黨員模范作用,成立黨員團員突擊隊,設置黨員先鋒崗,全力保障口岸救護車通道和貨車通道高效順暢。她還帶領300名黨員投身到社區志愿服務,協助街道開展疫情防控,并發動全站黨員民警捐款捐物支援抗疫。
作為長期在醫衛戰線工作的“老兵”,區衛健局副局長劉嶺委員,在負責區防疫指揮部信息宣傳、輿情處置和人員培訓方面,及時傳播一線醫護人員的“真善美”、平息網絡謠言、協助用人單位制定復工復產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并進行網上培訓、現場演練……,為有效開展防疫抗疫、復工復產提供切實保障。
根據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區政協主席班子成員各自負責2-3個社區,與街道社區一起開展抗疫督導檢查。當了解到社區口罩普遍緊缺的狀況,區政協發揚聯系廣泛的優勢,籌措到16000個口罩,給14個社區以及政協機關掛點的2個社區,各捐贈1000個口罩,有效緩解社區口罩緊缺之難。
在抗疫的同時,區政協始終不忘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區政協班子成員及時到各掛點重點企業,了解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幫助企業緩解生產發展的艱難。通過撫心慰問、精心保障、貼心關懷,讓轄區企業感受到寬心、安心、暖心……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