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要聞 要聞
復工指數第一 看政協怎么干
青海省政協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記事
人民政協網3月25日電 3月19日,青海省西寧市召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措施兌現暨項目集中審批推進會。作為青海省會,西寧市239戶規上工業企業已開復工219戶,開復工率達91.6%,復工指數以73.2%位居全國第一。
為盡快恢復市場信心和經濟正常秩序,青海相繼出臺27條政策措施和22條補充規定,開通全省復工復產服務熱線、服務網站和服務微信公眾號,設立中小微企業續貸周轉資金池、發放援企穩崗資金等重大項目開復工、安全保障、防疫防護、資金支持、獎懲工作方案,打出了政策“組合拳”。青海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復工指數78.39%,位居全國第一。
青海復工指數的多個第一,也有政協人的一份努力。省政協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及時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開展調研,宣傳省委、省政府各項政策措施,了解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幫助協調,確保優惠政策應享盡享。
2月17日,省政協主席多杰熱旦、副主席杜捷帶隊,深入西寧經濟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等省政協委員所在企業進行調研。多杰熱旦鼓勵省政協委員,要帶頭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六穩”工作的重大部署,積極穩妥做好復工復產各項準備工作,努力做到“兩手抓、兩推進、兩不誤”;帶頭落實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措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企業經營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
3月10日至11日,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公保扎西先后深入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三江源生態產業集中園區和澤庫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調研督導藏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公保扎西強調用好用足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依托扶貧產業園等平臺,傳承發展民族特色產業,升級換代傳統畜牧業,加快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切實增加農牧民收入,努力實現黃南經濟社會發展和藏區脫貧攻堅各項既定目標任務。
為進一步了解企業對省委、省政府關于復工復產工作政策的落實和執行情況,收集企業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建議,2月24日至28日,民盟青海省委會通過發放問卷、電話調查的方式,對79家企業進行了調研,針對企業反映的資金周轉困難壓力大,人員無法及時到崗、到位等問題,及時向省政協提交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見建議7條。3月10日至12日,民建青海省委會深入西寧8家企業開展專題調研,結合調研發現的問題,向省政協提交了《關于加快青海省戰略性物資儲備和疫情物資集散貿易基地建設的提案》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文旅產業發展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見建議10條。
省工商聯充分發揮網絡媒體、“兩微一端”的作用,及時梳理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民營企業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扶持政策。同時,聚焦民營企業的需求和難點,對在金融、物流、稅費等各方面出臺的政策進行跟蹤調研,加強指導,引導民營企業堅定不移抓好生產經營。
近來,省政協委員金生輝帶領他的企業團隊多次召開線上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企業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抗擊疫情的最后勝利,也一定能夠圓滿完成2020年我省的經濟目標任務。我們不但要把企業發展好,更將以實際行動回饋青海,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目前,金生輝委員所在的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張旺)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