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明瑟:感受戰疫中的語言力量
作者:張明瑟
戰疫中一句句動人的言語,潛移默化地鼓舞著人心,有力宣告一種信念:心手相牽,共跨萬水千山
“請全國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面對鏡頭,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二科副主任馬凌在剛剛抵達武漢時,說出這句錚錚誓言。從那時起,這位參加過多次搶險救治的老兵一直在踐行誓言。
這樣真摯的語言還有很多。有的硬朗直白,有的溫潤細膩,成為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生動注腳。
“院士,也是戰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鐘南山、李蘭娟、王辰、張伯禮、黃璐琦、喬杰、仝小林等多位院士火速趕往一線。繁霜盡是心頭血,并不年輕的他們堅韌不拔、拼盡全力:身體力行參與救治、快速研發試劑盒、提出建立“方艙醫院”……無數網友用“院士,也是戰士”致以崇高敬意。像他們一樣,還有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與病毒作斗爭。人民日報微信相繼發布各地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名單,英雄們從“無名”到“有名”——“每一個名字都閃閃發亮!”
“休艙大吉!”3月10日,這句話在祖國大江南北傳播。截至當天,武漢16所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看著休艙后露出笑容、比出勝利手勢的醫護人員,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喊出多少人的心聲,蘊含多少付出。
“你在家里不是隔離,也是在戰斗!”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憑借這句話走紅網絡,直接精練的語言風格引起很多人關注。醫護人員在短暫而珍貴的采訪中留下的話語,向人們傳遞出抗疫信心,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戰斗。
“只是因為你需要,而我剛好專業。”出征前,四川省綿陽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王一淋用最簡潔的語言詮釋責任擔當。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是新冠肺炎患者的一道“坎兒”。軍醫石蕊在發給患者的微信中說:“有我們在,一定會讓你們早日回家!”戰疫一線醫護人員不僅全力救治病人,還用一言一語向患者傳遞信心。
直白的語言啟迪人心,細膩的語言溫暖你我。“你護著大家,我護著你!”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醫生劉嬌推遲婚禮,丈夫高海在微信朋友圈這樣寫道。日記里、微信中一句句“你去援湖北,我來守后方”,成為醫護人員家屬溫情的誓言,讓人見字如面,深感情意。
“臉上的壓痕,是愛的勛章”,李蕊在日記里寫道。她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讓隊員們臉上口罩壓痕越來越重。在李蕊看來,這些印痕見證病房里危重患者陸續康復,是醫護工作者高尚的“勛章”。像李蕊一樣,許多醫護工作者選擇擔當使命,無怨無悔。
“萬家燈火,就是戰疫路上最大的動力。”在四川省內江市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的陳亭沖鋒在前,當有人問累不累,她這樣回答。“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李師傅是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名后勤人員,過年期間接到通知,原本負責綠化工作的他接下消殺工作的任務,后來,又承擔起繁重的醫療廢棄物處理工作。萬家燈火,是無數堅守自己崗位的奮斗者們在用愛來守護。
北京協和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盧津,每天進入病房工作前,都在自己防護服上寫下不同詩句,鼓勵患者戰勝病魔,早日回歸正常生活。這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隨著援助物資漂洋過海,跨越國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悠久的文化交流史讓此時辭約意豐,讓印在物資上的漢字每一筆、每一畫都有故事。一句詩歌,寥寥數字,傳遞人們守望相助、共渡難關的愛心。
除凝聚人心、傳情達意,戰疫中的語言還發揮準確表義的基本功能。由高校和相關專家學者組成的“戰疫語言服務團”研制出《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為抗擊疫情提供語言服務;面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重新形勢,緊急研發《疫情防控外語通》,為留學生和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療方面語言服務。風土人情有所異,戰疫決心無不同。
語言是什么?是人類特有的用來表達、交流的工具。它既是說出來的話,也是落在各處的文字。戰疫中一句句動人的言語,潛移默化地鼓舞著人心,有力宣告一種信念:心手相牽,共跨萬水千山。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語言 戰疫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