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杜玉波:聚焦大學治理關鍵 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年01月07日 10:07 | 作者:杜玉波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作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杜玉波

大學治理是教育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治理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賦予我國大學的歷史責任,對于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推進大學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準確把握和處理好三個關鍵問題。

堅持和完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體制機制

大學初心,旨在育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的功能也因時代的發展變化而逐步拓展,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延伸到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但究其根本,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辦好中國特色高水平大學的核心要義,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深刻認識立德樹人的理論內涵。立德樹人是各級各類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的根本宗旨。立德樹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質,這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立德樹人體現了教育的規律,這就是把握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規律,用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滋養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塑造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立德樹人彰顯了教育的根本價值,這就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明確了教育的目標追求,這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四個服務”價值追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科學構建立德樹人的實踐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把立德樹人貫通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一是要構建宏觀育人體系。統籌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育人資源,特別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每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二是要構建中觀育人體系。以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推動學校把立德樹人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三是要構建微觀育人體系。挖掘各項工作內在的育人元素,遵循育人規律和育人邏輯,從神形兼備、師生兼顧、內外兼修、德法兼治、軟硬兼抓五個方面做起,把立德樹人要求落實到各方面。

著力完善立德樹人的體制機制。立德樹人要成為教育者的一種自覺,成為一種教育常態,需要通過推進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的完善來不斷增添動力、釋放活力。具體而言,要強化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理念,將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最主要標準,將更多精力聚焦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別是本科教育質量上,在組織領導、制度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予以傾斜,切實保障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要科學合理設置學科專業,堅持學科有選擇性的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尤其要把學校傳統優勢學科做強,把國家戰略急需學科做精,把新興交叉融合學科做實。要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促進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認真踐行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價值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扭轉功利化傾向。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是一項打基礎、立根本、管長遠的重要工作,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體現,關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

一方面,要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等在大學治理中的作用,形成“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釋放辦學活力,激發辦學動力,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具體來說,要把大學章程的統領地位體現好,制定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結合本校實際、體現本校特色的章程,發揮章程在大學治理中“根本法”的作用;要把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執行好,黨委重在謀劃和決策,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校長重在實施和管理,全面負責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要把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系處理好,實現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既相對分離,又相互促進,形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工作體制,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學術發展和學風建設等事項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教授在教學科研、學術研究和學校治理中的作用;要把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落實好,充分發揮工會、教代會、學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中的作用,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學校改革發展的積極性,進一步推進學校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綜合提升治理效能。

另一方面,要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的新型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制度旨在構建“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要理順高校與政府、高校與社會的關系,為高校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首先,繼續推動“放管服”改革。落實和擴大高校的辦學自主權,政府管理教育的權力要下放,要向地方放權,要向社會放權,要減少對學校的行政干預,避免管得過多過細,真正做到“放下去、轉出去、減下去”;改變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綜合應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切實履行好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監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能。其次,加強社會參與高校管理的機制建設。探索成立高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充分發揮理事會或董事會在參與討論學校發展規劃、經費籌措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社會支持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再其次,引導高校從面向政府辦學轉向面向社會和市場辦學。建立健全多元治理主體參與的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將政府評價、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促進高校主動回應市場需求和社會訴求,構建高校、政府和社會主動溝通、積極協調、良性互動關系。

堅持和完善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

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對標對表中央的部署要求、人民對優質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們要進一步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

推進理論學習常態化、制度化。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師生頭腦、指導實踐,是堅持和完善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的前提和基礎。要加快建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教師從入職到退休的全方位一體化的理論學習模式,哪個階段學什么,怎么學,形式是什么樣的,效果如何評價,要整體謀劃、系統設計、大力推進。要通過理論學習制度體系的建立,推動廣大師生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提升高校黨建工作制度化水平。黨的領導在教育系統能不能有效實現,取決于教育系統黨的組織體系健不健全,黨的建設抓得好不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體制保障,也是中國特色大學治理體系的最大優勢。為此,要全面落實學校黨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從頂層設計的角度,進一步細化規范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書記辦公會、全委會的職責范圍、議事規則,建立完善黨建工作評價標準、指標體系、考核體系,切實履行好高校黨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職責,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黨組織決定不折不扣得到貫徹執行。要著力破解院系黨組織“中梗阻”問題,進一步研究院系黨組織運行管理、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健全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黨組織會議制度、行政會議制度,厘清界限,明確職責,切實發揮好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引領把關定向作用。要創新師生黨支部的設置方式和工作方法,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探索基層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機制辦法,把黨支部真正建設成為師生信賴的組織依靠,成為學校教書育人的堅強戰斗堡壘。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思想政治工作,是黨領導高校工作的具體體現,也是開展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要從以下方面著力:要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科學理論培養人,用正確思想引導人,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要加快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體系建設,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要求,構建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的一體化育人新格局,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要加快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建設,在理念、師資、教材、教法、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讓學生坐得住、聽得進、有收獲。要切實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進一步樹立底線思維、風險意識,建立風險防控與責任體系,制定出臺加強意識形態陣地管理的指導性意見,建立健全上下協同、高效有序的安全穩定工作機制。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治理 體系 高校 大學 育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看国产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国产V中文在线 |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影视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