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邵陽縣:盡銳出戰降“窮魔”
湖南日報記者 肖祖華 通訊員 劉飛
仲冬,行走在“油茶之鄉”邵陽縣,處處油茶飄香,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12月20日,白倉鎮黃連村,村民莫田清正在榨油作坊里榨油。作坊旁邊,是他正在修建的3層小樓。莫田清因妻子患病致貧。2012年,在扶貧政策支持下,他開始種植油茶,并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現在已種植30余畝。油茶進入豐果期,每年有5萬元左右收入。他家脫了貧,妻子病情也見好,新房正在修建。
邵陽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革命老區縣。近些年來,該縣匯聚全縣力量,盡銳出戰,大力發展產業,千方百計拓展市場,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譜寫了一曲奮力“降窮魔”的戰歌。
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邵陽縣累計脫貧超18萬人,16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到今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可減少至2592戶6940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3%。
上下一心挖窮根
12月22日,在邵陽縣塘渡口鎮魚鱗村田野上,10余名黨員志愿者在幫助村民翻耕、起壟煙田。這是該縣黨員干部幫助農村發展產業、幫助貧困戶增收的一個場景。
脫貧攻堅,人是最關鍵的因素。邵陽縣從頂層設計入手,以貧困村為主戰場,建立分年分步實施脫貧攻堅“路線圖”,逐步形成上至縣委書記、下至農村黨員組長,橫貫18個行業扶貧領域,“三級書記”齊抓扶貧的作戰體系。全縣安排49名縣級干部和196名科局長包村幫扶,選派1120名干部組成399支工作隊駐村幫扶,發動10507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實現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全覆蓋。
為匯聚全社會力量投入脫貧攻堅,10月16日,邵陽縣舉行大型扶貧公益活動,30余個單位和團體當場捐贈款物3000余萬元。
同時,為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今年來,邵陽縣開展“四美進農家”活動,倡導“守法知禮心靈美、勤儉興家生活美、庭院整潔環境美、文明和諧鄉風美”。圍繞產業發展、環境建設、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做文章,旨在改變思想觀念,提倡不等不靠、勤奮自強、鄉風和睦、綠色發展。
羅城鄉保和村村民徐召軍曾是村里有名的“二逛子”,游手好閑。老婆一氣之下帶上一雙兒女回了娘家。今年初,保和村開展“四美進農家”活動,舉辦“致富模范”“奮斗之星”等評比。徐召軍受到觸動,他主動找到駐村幫扶工作隊,請求承包兩口魚塘養魚,得到工作隊支持。自此,他一心撲在魚塘,清淤、買魚苗、進行魚鴨套養,半年賺了2萬多元。徐召軍的表現得到村民認可,最近他被村民推選為“奮斗之星”。
產業興旺“活水”來
“一棵茶樹一斤油,子子孫孫不用愁。百畝油茶萬斤油,娶了媳婦又蓋樓。”這句在邵陽縣流傳的順口溜,是當地通過發展油茶產業脫貧致富的真實寫照。
邵陽縣享有“中國茶油之都”美譽。該縣取產業之長補貧困之短,將茶油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2014年,該縣開始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以產業帶動脫貧。
退伍軍人周根生是邵陽縣油茶種植大戶,也是脫貧致富帶頭人。2009年,周根生開始承包荒山種植油茶。目前,他牽頭成立的油茶專業合作社,已分布全縣11個鄉鎮36個村,有160多戶農民入股。“我現在承包1.3萬多畝油茶林,帶動640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3000元。”說起自己的油茶事業,周根生很自豪。
目前,邵陽縣參與油茶種植的企業有33家、專業合作社112家、個體大戶379戶,完成油茶造林23.2萬畝、油茶低改15.3萬畝,年產茶油1.96萬噸,年產值達22.5億元。油茶產業已成為邵陽縣脫貧攻堅第一產業。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邵陽縣創新推出縣、鄉、村三級科技扶貧模式。2018年以來,該縣邀請省、市、縣科技專家500余名,為全縣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出點子、送技術,為決勝脫貧攻堅裝上“科技引擎”。
今年8月,農林專家在邵陽縣河伯鄉舉辦產業扶貧科技培訓班,傳授油茶、香菇種植技術。培訓后,該鄉五皇村、陳仕村、城背村、公屋村、蘇江村建設標準化香菇種植大棚50座,種植香菇25萬棒,成為邵陽市最大香菇產業基地之一。前不久,第一批香菇已上市,預計明年產值可突破400萬元。
目前,邵陽縣已形成以油茶產業為主導,優質稻、生豬、烤煙、蔬菜、土雞、銅鵝、紅薯、黃花菜等特色產業同步發展的產業格局。已建成水果蔬菜基地162個,培育烤煙主產鄉鎮7個,基本實現村村有扶貧產業。
七大行動惠民生
12月20日,在邵陽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小區梅溪嘉園扶貧車間里,劉小花正緊張制作裝飾燈籠。她在短時間內學會了燈籠制作工藝,每天可制作兩三百個燈籠,月收入近3000元。
劉小花是邵陽縣下花橋鎮巖頭村貧困村民,2014年丈夫患病去世,留下她與兩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今年5月,她家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搬進了梅溪嘉園。“以前只有一間破舊不堪的土磚房,生活極為不便,農田收成也不多。現在兩個孩子都在縣城讀書,家里也有了穩定收入。”談起生活變化,劉小花笑容滿面。
“十三五”期間,邵陽縣共投入7.32億元,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162戶11543人,搬遷入住率達100%,穩定脫貧率達99.25%。目前,搬遷人員參加就業培訓498人次,參與產業扶貧的有1396戶5449人,外出就業的有1950戶1956人。
近年來,邵陽縣委、縣政府盯緊“兩不愁三保障”,通過實施產業、健康、教育、安全飲水、就業、住房保障、兜底保障等7大攻堅行動,“多點開花”,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貧困群眾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
黃荊鄉大付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加上經濟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是當地有名的“干疙瘩”。2018年5月,日供水達2000噸的黃荊鄉大塘垅水廠建成后,大付村家家通了自來水。
大付村村民鄧小娥告訴記者,以前挑一擔水,來回要走約3公里,每天至少要挑三至五趟,有時候去晚了,還得排隊等水。用水得節約著用,婦女們連頭發都不敢留長了。現在,村里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再也不用趕早去挑水了,洗衣機、飲水機都用上了,自己也留起了長頭發。
關鍵詞:盡銳出戰降“窮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