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堂吉訶德》:用喜劇方式體現悲劇精神
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一樣,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鼎盛時期的標志性人物。
然而,在很長時間里,塞萬提斯被定格為一個通俗作家,甚至是一個不入流的通俗作家,同時代的人瞧不起他,說他寫的東西不倫不類,說沒有比《堂吉訶德》更可笑的作品。西班牙曾流行這樣的說法:誰在那邊笑得直不起腰來,誰肯定在看《堂吉訶德》。這一方面說明了《堂吉訶德》的流行程度,同時也使得塞萬提斯始終處在文壇邊緣,沒有地位。
要過了幾個世紀之后,他才被尊為發明了虛構小說的人,而《堂吉訶德》也被確認為第一本現代小說。中信出版社新近引進出版了《發明小說的人》,以此為契機,我們希望和讀者一起重新打開《堂吉訶德》,發現塞萬提斯。事實上,《堂吉訶德》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喜劇的方式體現悲劇的精神,正如塞萬提斯以騎士文學的形式,嘲諷了低俗化的騎士文學。
——編者
《阿Q正傳》中的很多喜劇因素,正是魯迅模仿《堂吉訶德》的結果
魯迅先生酷愛《堂吉訶德》,他早年認為林紓翻譯的《魔俠傳》不好,應該好好翻譯幾種“可讀的《堂吉訶德》”,因此他從日本買了若干個日譯本帶回來,還買了俄語本、英語本、德語本,邀請朋友來翻譯。他創作的《阿Q正傳》中有很多喜劇因素,其中多少模仿了《堂吉訶德》。堂吉訶德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就是Q(Quijote)。我們看“阿Q”通常會心地笑、酸楚地笑,拍電影也會請喜劇演員(譬如嚴順開)來演阿Q。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與堂吉訶德精神非常相似。堂吉訶德每次敗下陣來,都會對他的隨從說:唉呀桑丘,你不懂!我不是敗給了風車,這明明是一個巨人,是魔法師將他變成了風車。你看不見,你俗眼凡胎怎么看得出來?所以你不要嘲笑我,我不是同風車作戰,而是同一個巨人作戰。他正是通過不斷地安慰自己,才一次次重振旗鼓、重新出發的。阿Q也是這樣,用精神勝利法,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這里的喜劇因素,同《堂吉訶德》一脈相承。用魯迅的話說,這種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粉碎給人看,讓人看了心碎。
同時,《堂吉訶德》體現了塞萬提斯對同時代市民文化的深刻了解。而這顯然和他的出身及人生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塞萬提斯出生在馬德里附近小鎮上的一個沒落的小貴族家庭,當時馬德里還不是西班牙的首都。有研究發現,他祖輩的貴族頭銜,也可能是曾祖父用錢買來的。即便如此,那也是最低等級一個頭銜,相當于鄉紳。而即使是這個最低的頭銜,他們都沒能保住。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塞萬提斯家就徹底沒落了。由于家道中落,塞萬提斯的父親沒能讀完大學就出去工作了。又因為沒錢經營一家診所,因此他成了游方郎中,全家人跟著他到處遷移,在不同的城市、鄉鎮給人治病。
塞萬提斯跟著父親到處游蕩,幾乎是靠勤奮自學成才的。二十歲左右,他給一位紅衣主教當侍從,后來又在那不勒斯從軍了,幾次戰役下來身負重傷,還失去了左臂,只好退伍,準備從意大利返回西班牙。但他在回來的途中被土耳其海盜俘獲,并輾轉賣到阿爾及爾做奴隸。幾年之后,等他好不容易回到西班牙,早已失去了尋找體面工作的機會。
十六、 十七世紀的西班牙異常強盛。當時的西班牙把日益崛起的英國作為假想敵,并組建起了“無敵艦隊”,準備一舉殲滅英國,及其所代表的新教勢力。但西班牙出師不利,幾萬水兵在上船不久后就開始上吐下瀉,快到英吉利海峽時又遭遇颶風,還未同英國人交戰就已經潰敗了。英國人乘勝追擊,“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滅。那時,塞萬提斯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做軍需官。隨著無敵艦隊的敗北,他很快失去了這個工作,接著他又被人告發侵吞糧餉,被關了將近一年的禁閉。出來后,他好不容易混了個稅務官的工作,卻被派到最偏遠山區,每天跑很多山路,去收一點人家小作坊的稅金。
熬了兩年,塞萬提斯存稅金的錢莊老板又卷款逃之夭夭,錢莊倒閉。他再次被抓了起來,一關就是半年。后來,他還因私生女要出嫁拿不出嫁妝等幾件莫名其妙的事,吃過好幾次無頭官司。因此,世態炎涼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那時的西班牙,社會兩級分化極其嚴重,一部分人錢多得花不完,大量購買島嶼,投入商業。更多的是像塞萬提斯這樣貧窮的人,無權無勢只好隨波逐流。這也是為什么塞萬提斯生活的那個年代,西班牙開始出現流浪漢小說的原因。寫無家可歸的人,是西班牙文學的獨創性貢獻。而這一切,正是塞萬提斯批判精神的源頭。
塞萬提斯對當時的市民文化非常了解,因為他本身就是從那里摸爬滾打過來的,所以他非常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狀態。他既寫城市也寫鄉村,堂吉訶德的游歷中,既有大城市,也有小城市,還有鄉鎮和偏僻的村寨,這是一般作家駕馭不了的,沒有親身經歷的人很難寫好這些。因為鄉村文化同城市文化很不一樣,比如穿著打扮,那時候城里稍微有一點地位的人,領子都是打褶皺的,像圍脖一樣高高豎起,穿的也都是長衫、長袍,面料自然很講究;但在鄉村就不一樣了,天熱的時候可能人們就光著膀子、穿一條短褲衩,冬天的時候隨便加一件棉襖。塞萬提斯的作品里面多的是這樣細節畢露的描寫。
朱光潛為什么說堂吉訶德屬于過去,桑丘·潘沙卻屬于未來?
與此同時,要讀懂《堂吉訶德》,還必須要了解它誕生的歷史文化背景。我們只有把作家和作品放到特定歷史語境當中,才能知道它的特殊性,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一個作家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并更好地理解他的個性和風格。
《堂吉訶德》的精神源頭,似乎要回到長達千年的中世紀去尋找。當時的西方是一個什么狀況呢?那是一個幾乎忘卻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光輝燦爛的文化,甚至逐漸失去文字,重新回到了口口相傳的時代。與此同時,阿拉伯世界卻在與中國的交流中,通過絲綢之路,將源自于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廣泛傳播。同時,他們一方面把東方的經典傳播到西方,另一方面把被西方忘卻的古希臘羅馬經典又重新翻譯印制出來,從而為文藝復興運動埋下了基石。
中華文明通過阿拉伯人對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對西方文明做出過如此重要的貢獻,這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被西方有意忽略的?,F在西方有少數學者開始正視這個事實,并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甚至可以說,當西方還是一片蠻荒,還沒有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之時,東方的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長江和黃河流域,就曾以不同方式,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而作為“中世紀的最后一個作家”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個作家”,但丁的《神曲》既是西方基督教傳統的集大成者,又是人文主義道路上的偉大先驅。但丁時期及其之后,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運動巨人”的那些作家、藝術家,給人類文化樹立了豐碑,同時他們也為資本主義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礎。在這過程中,喜劇通過驚人的狂歡方式影響人們的情感,幽默諷刺和玩世不恭的調笑很快充斥了15世紀的歐洲文壇。而資本的出現和發展又必然帶來信仰的淪落,塞萬提斯通過否定之否定,用《堂吉訶德》展示了騎士精神和理想主義的全盤潰散。
盡管在生前被認為是不入流的通俗作家,但塞萬提斯身后卻聲名日隆。數個世紀以來,堂吉訶德身上所融合的滑稽與崇高,是塞萬提斯以喜寫悲的具體體現,而他充滿同情地揭示了堂吉訶德在市民社會的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又使《堂吉訶德》足以位列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主義作品之林。
小說中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片段歷來被人傳頌,成為彰顯主人公性格的點睛之筆。堂吉訶德和侍從桑丘在一片荒野中看見一排風車,堂吉訶德固執地認為風車是一個個巨人,不聽桑丘的勸告,橫槍躍馬沖殺上去,結果被風車所傷翻滾在地、動彈不得。堂吉訶德性格上的高度分裂由此可見一斑:一方面癲狂可笑,另一方面又有著無畏的英雄主義情懷?!短眉X德》塑造的堂吉訶德和桑丘這兩個文學形象是非常獨特的,這可能是人類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搭配,它特別像我們的小品或者相聲,一個捧、一個逗,一個極端出世、一個極端入世,二者配合得天衣無縫。堂吉訶德不食人間煙火,整天為天下打抱不平,是精神高于一切的騎士。而桑丘作為反襯堂吉訶德的形象被創造出來,和堂吉訶德形成對比,從側面凸顯騎士精神可愛與可笑。堂吉訶德充滿幻想,桑丘只顧眼前之利;堂吉訶德學識豐富,桑丘則是一個十足的文盲和享樂主義者。朱光潛先生曾評價:“他們一個是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是可笑的實用主義者。但堂吉訶德屬于過去,桑丘·潘沙卻屬于未來。”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學部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
延伸閱讀
塞萬提斯:發明小說的人
1605年的冬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世界最強帝國的心臟地區,此時經濟衰退,政治停滯,消息傳開了,偏偏是關于一本書。經銷商很快就賣斷了貨。能讀書的人,手里傳閱的書眼看越來越破。那些不能讀書的人,開始成群結隊地聚在客棧里,聚在村里的廣場上,聚在酒館里,聽別人大聲朗讀那本書。
爐火閃爍,火光映在酒館這群人的面龐上,依然是急切傾聽的表情。然而,酒館老板大聲叫起來,要關店了,這群人放下空空的酒杯,走向大門,還在嘮叨剛才的故事,計劃著明天晚上再來,不要錯過接下來的故事,此時,他們身上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察不到的變化。這是第一天晚上,這群人習慣于滑稽搞笑;諷刺語言,他們運用自如。聽著《堂吉訶德》這本書,他們在學習一種新的語言。今天,我們稱這種語言為虛構小說。
什么是虛構小說?我們中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是不真實的故事,讀來消遣的,我們非常清楚它是假的。當然,這樣說也沒錯。但是,當我們的目光落在書中的文字上,或者是看到我們喜歡的節目,其中的人物開始互動的時候,究竟發生了什么呢?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令人難忘的一幕,尼克·卡拉韋在公寓里縱情酒色,他的思緒飄蕩開來,“一個站在漆黑街道上的閑人,隨意張望,在他看來,我們這排黃色的窗戶在這城市的高空,肯定也是人世秘密的一部分。我也看見他了,一邊仰頭張望,一邊在想。我在其中,也在其外,人生無窮無盡的多樣性,在同一時刻既讓我著迷,又讓我厭煩”。
就像尼克一樣,面對虛構的作品,我們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我們既是我們自己,有著自己對世界獨有的觀點,同時,我們又是別人,甚至是與我們迥異的人,感受他或者她如何在一個迥異世界生活。就像尼克一樣,通過眼前的書本或是屏幕,我們可以因為人生無窮無盡的多樣性感到著迷,同時也感到厭煩。能夠去感受不同的,有時甚至是相反的現實,而它們還不會互相排斥,這就是我們如此喜歡各種形式虛構小說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的文化花上了千年的時間,有了各種技巧和思想上的發展,虛構小說這一形式才得以精進到今天的模樣。這一過程當然還將繼續下去。但是,虛構小說的本質是在大約四百年前就有了如今的形態,因為這一本質,我們得以感受它產生的各種不同世界和視角,仿佛就是我們自己的世界和視角,而且還不用放棄自我的身份。有一個人,在他之前,當然有很多的作家和思想家留下了數個世紀的智慧和技巧,他無疑是從中受益的,但是,進行了創新、把這些技巧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今天虛構小說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他。文藝復興模式下的學者有貴族的支持,衣食無憂,可以一生專注于學問,他不是這樣的學者。他是一名士兵、冒險家、囚犯,而且還是債務人。他有過無數次嘗試,有過多少次嘗試,就有多少次失敗,到了人生的盡頭,他寫下了這本書,這本書成為后世所有虛構小說的范式。
這個人就是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他于1605年出版的那本書叫做《拉曼查機敏的堂吉訶德傳》。到了今天,《堂吉訶德》得到了廣泛的承認,成為第一本現代小說,也是古往今來最重要的、最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之一。
塞萬提斯創造出了讓人感覺真實的人物,其才華一部分是源于他豐富的描寫,以及他對不同語氣的關注。但是,奠定他所有人物的基礎是他的一種癡迷,他癡迷于了解人們對同一情況會有如何不同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從大笑到絕望,會有什么樣的真實情感。堂吉訶德狂熱地迷戀他在書中了解到的理念,他被蒙蔽了,不能區分幻想和真實。同樣的,塞萬提斯筆下所有的人物都清晰明確,就是因為他們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特質,都有不同,都有激情,都有感情。他們的激情讓他們與認知的世界緊密相連,他們的情感來源于自己是否能夠跨過這些分歧。
我們有證據表明,他成為有史以來作品為人所讀最多的作家,他寫作的方式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影響了他們如何寫故事,如何論證,影響了他們認知自我、認知別人的方式。他在文學和藝術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除此之外,他甚至還影響了思想家,而這些思想家的作品奠定了政治學、經濟學和科學發展的基石。生活在風云巨變的時代,塞萬提斯一生漂浮不定,他發明了虛構小說,幫助自己消化理解自己的世界,而虛構小說反過來又促進了我們世界的誕生。
出版了《堂吉訶德》,塞萬提斯創造了一本暢銷書,成為世界上首批一炮走紅的世界級暢銷書之一。從1605年初第一次出版到現在,《堂吉訶德》是歷史上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挪威諾貝爾協會曾讓一百位著名的虛構小說家投票,要選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部文學作品,超過一半的作家都提名《堂吉訶德》,遠遠領先于其他任何作家的作品。1997年,《生活》雜志宣布,《堂吉訶德》的出版是千年以來最重要的百件大事之一。
(摘編整理自《發明小說的人:塞萬提斯和他的時代》,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
編輯:楊嵐
關鍵詞:堂吉訶德 塞萬 萬提 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