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芭蕾臺上與臺下“同頻共振”:呼喚更多中國特色
中新網昆明11月2日電 題:中國芭蕾臺上與臺下“同頻共振”:呼喚更多中國特色
作者 繆超
臺上,“仙女”翩翩起舞之后,波瀾壯闊的“黃河”氣勢奔涌而來……掌聲的頻度表明,臺下似乎更喜愛“黃河”。
近日,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到訪云南,在昆明劇院獻上西方經典浪漫芭蕾《仙女》、中國特色芭蕾《黃河》、現當代中西融合芭蕾《生命之歌》三場中外經典芭蕾舞劇。
19歲的趙欣悅畢業于英國皇家芭蕾舞學校,她今年8月回國加入中央芭蕾舞團。在昆明劇院,她成為舞劇《仙女》的主演,與眾“仙女”們用輕盈翻飛的白紗與足尖舞鞋勾勒出降臨凡間的精靈形象。
芭蕾舞與音樂會欣賞方式有所不同,欣賞音樂會在一曲曲終時,臺下觀眾才能鼓掌,而欣賞芭蕾舞,觀眾只要看到精彩動作,就可報以掌聲。趙欣悅說,“觀眾掌聲越多越熱烈,我們芭蕾舞者的表現就越出色?!?/p>
“仙女”們的舞蹈極具浪漫主義的空靈唯美、超凡脫俗的氣質韻味。在五分鐘之后,臺下響起了第一次掌聲。結束時,共獲得約8次掌聲。
接下來,根據冼星海名作《黃河大合唱》創作的芭蕾舞劇《黃河》登場,穿越歷史與硝煙的大無畏情懷,在芭蕾語匯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臺下觀眾報以約15次掌聲,表達了對舞劇的喜愛。
“云南雖處中國西南邊陲,依然能頻繁欣賞到芭蕾舞劇?!崩铉媸且幻爬賽酆谜?,“這些年,俄羅斯、法國、烏克蘭等國家的頂級芭蕾舞團紛紛來云南演出?!?/p>
“《天鵝湖》《胡桃夾子》《吉賽爾》《堂吉柯德》《仙女》等西方芭蕾經典劇目都欣賞過?!彼f,看中國的芭蕾舞團表演,最想看的,是那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舞劇。
欣賞中國芭蕾,國內與國外觀眾的想法是相同的。中央芭蕾舞團演員隊副隊長劉琪告訴記者,“我們常到國外演出,國外觀眾點名要看《紅色娘子軍》這樣的‘中國式’芭蕾?!?/p>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觀眾欣賞到西方頂尖芭蕾舞團表演,已非難事;另一方面,中國芭蕾出國演出交流也成為常態。適應全球化,中國芭蕾在世界芭蕾中的角色,愈發獨特和清晰。
1964年,中央芭蕾舞團的看家戲《紅色娘子軍》誕生,開創了中國芭蕾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先河,該劇在國內外常演不衰。此后,在汲取經典芭蕾精髓的同時,中國芭蕾始終致力于創作中國風格和特色的芭蕾作品。
近年來,如《林黛玉》《黃河》《梁?!贰哆^年》《鶴魂》《敦煌》《沂蒙三章》等一批批深具中國文化烙印和時代精神的芭蕾舞劇,被不斷推上舞臺。
此次,中央芭蕾舞團在云南演出的第三場芭蕾舞劇《生命之歌》,是以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作為音樂基調,同時融匯中國莊子哲學,彰顯了對生命天地的宏大思考,同樣收獲臺下不斷的掌聲。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為我們的芭蕾創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素材?!眲㈢髡f,“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西方藝術來展示更多中國傳統文化,講好更多中國故事?!?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芭蕾 中國 臺下 芭蕾舞團